选修一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选修一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doc

选修一专题五 欧洲宗教改革 【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欧洲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知道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主张,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简述欧洲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知识能力:1.了解中世纪天主教的地位,认识宗教改革的必要性; 2.知道马丁·路德、加尔文、英国宗教改革的主要内容,理解宗教改革的实质和历史作用; 教学重点:认识到欧洲发生宗教改革的必要性,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分析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作用。 教学难点:理解欧洲宗教改革的实质 【知识梳理】 第一节 “神圣的中心组织”——天主教(欧洲宗教改革的历史背景) 一、权倾欧洲的教皇国: 1.基督教的起源和发展: ①产生于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 ②392年成为罗马帝国国教,罗马教区享有崇高的声誉。 ③随着罗马帝国的分裂,罗马教皇利用欧洲政治上四分五裂的有利时机发展壮大势力,756年从法兰克国王手中获得一块赠地,奠定了教皇国的基础。 ④1054年基督教分裂为东西两部分,即东正教和天主教,分别以君士坦丁堡和罗马为中心。 ⑤12世纪,罗马教皇领导的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展到鼎盛时期,但日益成为欧洲历史发展的障碍。 ⑥16世纪反对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出现新兴的基督教教派,统称新教:路德教、英国国教和卡尔文教。 2. 12世纪,罗马教皇领导的天主教会的权威发展到鼎盛时期,其手段有哪些?(P53第一二三段内) ①思想上:提出“双剑说”和“太阳月亮说”,声称王权和教权来自教会,王权来自教皇。 ②政治上: a建立不受世俗势力影响的教皇选举制度,获得对欧洲各地主教的任免权。 b教皇利用开除教籍、挑起国内叛乱和拉打等手段迫使英法德等国的统治者臣服于教会的权威,如“卡诺之辱”。 c组织十字军东侵,增强实力提高威望。 ③经济上:控制欧洲大约1|3的地产,采用封建剥削方式,成为欧洲最大的封建主;还向所有信徒征收“什一税”。 二、麻醉灵魂的教义和教规(天主教的落后性) 1.一神说和创世说 2.原罪说 3.末日审判说 4.禁欲说 三.教会的专制与堕落和野蛮的宗教裁判所: 中世纪晚期,天主教会日渐专制,其目的是什么?有哪些表现?后果是什么? 1.目的:维护自己神权专制统治。 2.表现: ①加紧控制人们的思想信仰,如控制《圣经》的解释权和阅读权,把信仰上帝变成服从教皇、信守教规。 ②神职人员生活腐化,道德败坏。 ③教会贪婪成性,疯狂敛财,如出卖神职,兜售赎罪卷等。 ④设立野蛮的宗教裁判所,残暴迫害“异端分子”。 3.后果:进一步激化了社会矛盾,引发了反对罗马教皇和天主教会的宗教改革运动。 ★★四P57自我测评:为什么16-17世纪欧洲会发生大规模宗教改革?(归纳宗教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⑴必要性:罗马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严重阻碍了欧洲历史的发展: ①经济上:天主教会是西欧最大的封建主,占有大量土地,通过征收什一税和出卖神职等方式大肆搜刮钱财。 ②政治上: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和国家之上,控制王权并干涉各国内政,还设立宗教裁判所迫害异端等。 ③思想文化上:天主教会大力控制人们的思想,如垄断《圣经》解释权,宣扬禁锢人性的教义教规,控制学校教育等。 ④社会生活上:天主教会贪婪腐朽,人们从生到死都受到它的控制和影响。 ⑵可能性: ①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社会各界反对教会的经济特权(和轻商主义)。 ②政治上:各国民族意识的增长和专制君主的兴起,反对天主教会凌驾于民族和国家之上,要求民族独立自主。 ③思想上:早期的基督教思想和文艺复兴运动所宣传的人本主义思想,为人们挑战天主教权威提供了思想源泉。 第二节 欧洲各国的宗教改革(内容·影响) ★一.“奶牛”的愤怒(德意志: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 1.改革背景: ①根本原因:15世纪末,德国政治上四分五裂王权薄弱,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渴望国家统一,但罗马天主教会的经济盘剥和政治控制严重阻碍了德国的统一。 ②导火线:1517年,罗马教皇正修建圣彼得大教堂,教皇为筹集建设费用向德国兜售“赎罪券”。 ③文艺复兴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2.开始标志: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发表《九十五条论纲》。 3.路德的思想主张即意义: 思想主张 意义 ①思想核心:“因信称义”,信仰得救。 否定了罗马教皇和教会的权威,可以简化一些宗教仪式。 ②信仰的唯一依据是《圣经》,人人可与上帝直接沟通。 同上 ③提出“信徒皆为祭司”的思想。 否定了教皇和教会作为上帝代言人的特权地位,表达了资产阶级追求平等的思想。 ④提出要建立一个廉俭的教会,取消不必要的宗教节日,允许神职人员结婚等。 反映了资产阶级惜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