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释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书amp;middot;皇门》的“沈人”.doc
釋西周金文的“沈子”和《逸周書·皇門》的“沈人”
(首發)
董珊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
西周它簋銘多次出現“沈子”一词,為便於討論,錄全銘如下:
它曰:拜稽首,敢敏卲告:朕吾考令乃(?)沈子作夃于周公、宗陟二公,不敢不夃休。同公克成妥吾考,以于尹顯=受令。烏虖!隹考(聖?)敏,念自先王先公,廼妹克卒告剌成工,且吾考克淵克,乃沈子其顧褱多公能福。烏虖!乃沈子妹克蔑見猒于公休。沈子肇畢(豚?)賈嗇,作玆簋,用載饗己公,用各多公,其丮哀乃沈子它唯福,用水靈令,用妥公唯壽。它用褱佐我多弟子,我孫克又型斅,懿父廼是子。
它簋舊稱“沈子簋”或“沈子它簋”,是把“沈”認作國名。對此説法,陳夢家先生有所批評。他說:
舊稿曾引錢坫漢書斠補注之說,以為沈是姬姓,據舊唐書宰相世系表和廣韻“沈,文王第十子季聃食采於沈,即平輿沈亭”。如此則“沈子它”應是作器者之名。郭沫若考釋,即如此說。今以爲此讀法,有可商之處。
金文“乃”是領格第二人稱,義為“你的”。器銘開始稱“它曰”,依金文通例,若“它”是“沈子”,應稱為“沈子它曰”。銘首它告於“朕吾考”(我的父),而下稱“乃沈子”,義為“你的沈子”,則“沈”字在文法上應為“子”的形容詞而非國邑封地之名。下列可相比較之西周金文辭例:
文考日癸:乃沈子壴作父癸旅宗尊彜 嘯上38
帥隹懋兄念王母……乃□子帥。 綴遺4·13
公易厥巡子效…… 效尊
其第一例與本銘同。本銘中一稱“乃沈子”,兩稱“沈子”,一稱“乃沈子”(引者按:“克淵克”下一字是“乃”,陳夢家釋文缺釋。據它簋原銘,實為“沈子”一見,“乃沈子”兩見),一稱“乃沈子它”,銘首銘末兩稱“它”,沈子猶巡子,乃作器者它對其父考自稱之詞,故冠以領格第二人稱“乃”,效尊之效自稱爲“巡子”而稱其上輩為“公”,此器第十、十一行祈其己公與多公降福於“乃沈子它”,則它是其己公(父考)和多公周公二公等的下一代,而“子”不一定是親子。
按陳夢家先生上述講法亦有可商之處,但他認爲“‘沈’字在文法上應為‘子’的形容詞而非國邑封地之名”,則是可取的。
後來,李學勤先生由陳夢家先生的看法出發,也不認爲“沈”是國名。他的看法又涉及到它簋銘“乃(?)沈子”中的“”字。關於“”字,唐蘭先生認爲“讀為旃,語辭”,又曾認爲“乃”合音讀如“難”, “乃”就是“乃”。李學勤先生曾經隸定帥鼎“子”前之字為“(如此隸定即“鸇”字)”,“丹”、“亶”作爲聲符可以互換,因此他認爲它簋“”為“鸇”字異體,讀為“亶”,而“沈”可讀為“諶”,《爾雅·釋詁一》:“亶、諶,信也”,又“諶、亶,誠也”,《方言》:“訦(音諶),信也。燕岱東齊曰訦”,銘文“(亶)”、“沈(諶)”同訓為“誠”、“信”,是同義詞,因而可連用,也可分用。
我認爲上述“”、“”的隸定都是有疑問的。所謂“”字左半寫作“”,中間筆劃作一豎,古文字“丹”還未見有這樣寫的。據帥鼎原拓及摹本,“”的左半不會是“”,該字到底是什麽字,還有待研究。
儘管如此,它簋銘的“乃(?)沈子”在同一篇銘文裏三次省作“乃沈子”,一次作“沈子”,而“乃沈子”又出現於壴卣銘,這説明“沈子”在當時是一個很常用的詞語。我認爲,銘文中的“沈子”所表示的詞,很可能是傳世西周文獻中常常見到的“沖子”。
先說語音問題。“沈”、“沖”都是定母三等字;古音“沈”屬侵部,“沖”隸冬部。《詩經》、《楚辭》均見有冬、侵兩部合韻的例子,嚴可均、章太炎曾經有冬、侵二部合併的主張,後來王力先生繼承章太炎的説法,把冬部併入侵部。王力先生認爲,上古音的冬部可以看作侵部的合口呼,二部的主要元音、韻尾都相同,只有開、合的不同,彼此關係至為密切。《詩·大雅·皇矣》:“與爾隆衝”,《釋文》引《韓詩》“隆”作“臨”;《大雅·生民》:“藝之荏菽”,《爾雅·釋草》:“戎菽謂之荏菽”。隆、戎,冬部;臨、荏,侵部。以此例之,沈、沖二字讀音很可能是比較相近的。
“沖子”詞見《尚書》、《逸周書》等傳世文獻:
《書·召誥》:(太保曰)“今沖子嗣,則無遺壽耇;曰:其稽我古人之德,矧曰其有能稽謀自天。”
《洛誥》:公曰:“已!汝惟沖子惟終。……”王若曰:“公!明保予沖子。公稱丕顯德,以予小子,揚文武烈。奉答天命,和恒四方民,居師。惇宗將禮,稱秩元祀,咸秩無文。惟公德明光于上下,勤施于四方,旁作穆穆,迓衡不迷,文武勤教。予沖子夙夜毖祀。”
《逸周書·世俘》:時四月,既旁生魄,越六日,庚戌,武王朝,至燎于周,。……若翼日辛亥,祀於位,用籥於天位。越五日乙卯,武王乃以庶祀馘于國周廟,斷牛六,斷羊二。庶國乃竟,告于周廟,曰:“古朕文考修商人典,至于沖子,以斬紂身”。告于天、于稷。用小牲羊犬豕於百神水土于誓社,曰:“惟予沖子,綏文考,翼予沖子。”。用牛于天、于稷五百有四,用小牲羊豕於百神水土社三千七百有一。
偽孔《傳》釋《召誥》“沖子”為“童子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