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环大鹿岛:渔灯祈福,点墨映染.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玉环大鹿岛:渔灯祈福,点墨映染.doc

玉环大鹿岛:渔灯祈福,点墨映染 自古以来,出海打渔、养殖海产,早已成为了海岸人家的生活依靠。紧邻海洋,日风和煦、层浪涌动的景象也是海岸人家的独有风景。海,在渔民心中,既是生活必须的依赖,也是精神信仰的寄托。 在玉环大鹿岛,渔灯祭祀的传统也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早在500多年前,岛屿建村开始,渔灯祭祀的传统就盛行并延续至今。每年正月十三或十四午后,沿海渔民以一家一户为单位,自发地从各自家里抬着祭品,打着彩旗,一路放着鞭炮,先到龙王庙或海神娘娘庙送灯,祭神,祈求鱼虾满舱,平安发财;再到渔船上祭船、祭海;最后,到海边放灯,祈求海神娘娘用灯指引渔船平安返航。 而今,玉环大鹿岛的渔灯祭祀,在百年的时间打磨下,保留了最淳朴的样貌,也同样融入了更新的“渔”文化。祭祀中的彩旗飘扬,锣鼓喧天,伴着丰富多彩的祭品队伍,不仅是对海洋对神灵的敬畏,更是朴实的渔家人民对生活幸福的愉快表现。五彩的旗帜是生活滋味的多彩,震天喧闹的锣鼓是人们欢快心情的张扬。热闹的送灯、祭神场面,寄托的是人们美好平实的愿望,更能感染来自五湖四海的游人,感受渔家人民的淳朴热情,感知海岸人家的美满幸福。 你看那些随波飘荡的盏盏渔灯,盈盈绕绕的照亮每一滴温柔的海水。仿佛海中有只轻柔的手,带着这些被赋予了希望和憧憬的小灯,向着更宽广更明亮的地方前行。 如果说渔灯祭祀是玉环大鹿岛传统文化的代表,那么岛上鳞次栉比的岩雕石刻、书画墨痕则是这座岛屿的文化灵魂。许是玉环大鹿岛的传说营造的缭绕仙气,引来众多书画名家的侧目,这里的每一笔一划,都真正称得上价值连城、文化瑰宝:刘海粟“大鹿岛”的楷书、沈定庵的“大朴不雕”的隶书、朱屹瞻的“海上云冈”的行书、申石伽的“天籁”草书……方正秀丽,端庄古朴,行云流水间流露着肆意的情趣,起承转合中透露着人生的哲理。遍布全岛、造型各异的岩雕,都出自我国著名画家、中国美院教授洪世清先生之手。外形内蕴,寥寥几笔的勾勒便赋予了天然的生命,眼福、心福一饱无余。 海外桃源别有天,此间小住亦神仙。海风徐徐,灯火冉冉。人的心灵在这种天接地、海连天的情境中得到了净化,在祭祀的虔诚和岩雕石刻的神韵中得到了升华。玉环大鹿岛的情韵在于此,人生得意的诉求原也于此。

文档评论(0)

weiwoduzu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