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地、采集、炮制与四气五味.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二章 中药的产地与采集 第一节 中药的产地 1、何谓道地药材(产于某一地区、质量好、疗效佳、应用历史悠久的优质药材) 2、如何正视道地药材 第二节 中药的采集 1、中药采集的原则(有效成分含量高,临床疗效好,不妨碍中药资源再生) 2、植物药采收时间 (1)全草类药:植株充分生长、枝叶茂盛期采收。如益母草等。 (2)叶类药:叶片充分生长的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荷叶等。但桑叶在霜后采收。 (3)花类药:花蕾期或盛花期采收。如红花等。 (4)果实、种子类药:成熟或将熟期采收。如瓜蒌、牵牛子等。但青皮、枳实等采幼果。 (5)根及根茎类药:早春或深秋采收。如天麻、地骨皮等。但元胡、半夏等宜夏季采收。 (6)树皮类药:清明至夏至间采收。如黄柏、厚朴等。 (7)根皮类药:同根类药。 3、动物类药采收时间:以保证药效及容易获得为原则,如桑螵蛸在3月中旬采收等。 4、矿物类药:随时采收。 第三节 中药的贮存 1、为什么要重视贮存?(贮存不当,有效成分丢失或变化,疗效降低,甚则发生不良反应)。 2、贮存一般要求:干燥,低温,通风,卫生,安全。 3、新久药材问题。一般是当年新货质佳,但个别药陈久则良,如半枳黄狼萸陈皮(半夏,枳实、麻黄、狼毒、吴茱萸、陈皮)六陈药等。 第三章 中药的炮制 一、炮制的概念 二、炮制原则(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 三、炮制目的 1、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烈性与副作用,保证用药安全。如附子火炮以减毒,大黄蒸制以缓和烈性,常山酒制以抑制催吐之副作用等。 2、增强药物的作用,提高临床疗效。如蜜炙百部加强止咳,姜汁制竹茹加强止呕等。 3、改变药物的性能,使之更能适应病情需要。如生地蒸晒后为熟地,性转甘温,功能补血填精等。 4、改变药物某些形状,便于贮存和制剂。如肉苁蓉盐制便于贮存,滑石粉碎便于制剂等。 5、纯净药物,保证用量准确。如去泥土等。 6、矫臭、矫味,便于服用。如昆布水洗去盐分等。 四、常用炮制方法 1、修治(纯净,粉碎,切制) 2、水制(润,漂,水飞) 3、火制(炒,炙,煅,煨,炮等) 4、水火共制(煮,蒸,潬,淬) 4、其他制法(制霜,发酵,发芽) 第三章 中药的性能 何谓中药性能?又称药性,即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与特征的概括。 何谓药性理论?即有关药性的理论,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有毒无毒等。 中药的性状:指中药的形质特征,强调中药的形状、质地、颜色等。 学习药性理论的意义(指导临床和现代研究) 第一节 四气 一、概念:寒、热、温、凉四种性质,又称四性。(平) 二、确定依据:从人体对药物的反应中总结出来的。 三、阴阳属性:寒凉属阴,温热属阳。 四、量化表述:大寒—寒—微寒—凉—平 大热—热—温—微温—平 五、四气的作用 1、温热性的作用 温里散寒:治疗里寒证及表寒证。 补火助阳:治疗阳虚证。 回阳救逆:治疗亡阳证。 温通气血:治疗寒凝气滞血瘀证。 副作用:伤阴液。 2、寒凉性的作用 清热泻火:治疗里热证及表热证。 养阴:治疗阴虚内热证。 凉血:治疗血热证。 副作用:伤阳气。 六、四气的现代研究 三 四、五味的作用 1、辛味的作用 (1)能散:散表邪(治表证,荆芥),散内结(治痰核瘰疬,夏枯草) (2)能行:行气(治气滞证,陈皮),行血(治血瘀证,川芎)。 (3)能润:润肾燥(治肾虚证,菟丝子)。 不良反应:耗气伤阴。 * * 第二节 五味 一、概念:是药物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也是对药物不同功能的高度概括。另外,涩附于酸,淡附于甘。 二、确定依据:口尝实践和药效归纳。 三、阴阳属性:辛、甘、淡属阳,酸、苦、咸属阴。 *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