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化碎片
孟欣燕——管理系 06酒店管理
摘自《白云青年》2006年11期
文化,一个民族的特有属性,有着它的唯一性,这种唯一性是任何时候都不可以被遗忘的。就像一个人的名字,需要被铭记。我们曾经有五千年的文化史,结果到现在没有自己的衣服,没有自己的文物,非常可悲。文化寻根以一种内部断裂的方式来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我们应向这种牺牲深深作揖,因为是我们丢弃了文化,而非文化丢弃了我们。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深受世人仰慕,上五百年,下五百年,历史参与了大唐盛世,同样也参与了明清衰落,翻开中国五千年厚重的史册,比比皆是文人墨士,处处皆是名胜古迹,从唐代的诗歌到宋代的词,发展到元朝的曲,明清的小说,文化成为中华民族兴衰的见证,作为中国人爱国情结扎根于心。而今天,传统文化好似中国人的暗伤,不愿再被提起,我们不再以是黄河儿女而自豪,其中学界最大的变化就是西方中心论,中国学者基本上是按照西方的历史经验来虚构中国的历史。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世界历史上最早“先富起来”,却又最终弄得“一穷二白”,就拿中国建筑来说吧,老城逐渐蜕变成了高楼,故居变身成了商业街,就连断壁残垣也未能幸免,一一勒令拆除。要留住一点文化记忆确实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单靠几本散落的文史让后人了解历史的真相,晦涩且空白,当文化记忆在现代文明面前感到危机时,文明又哪会有它的意义,分明是欺侮与霸道。
北京的文化特征不在于故宫和天坛而在于胡同和四合院中。上海的文化特征不在于夜总会和电视塔而在于小洋楼和欧式风格的汇丰银行,因为它们身后有着鲜为人知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又像脐带一样紧紧联系着中华文明,他们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他们是水与大海的关系,他们是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文物部门从来就没有强制过某些文物破坏行为。我家附近的南头古城,虽评不上什么国家级文化遗产,但墙头上仍赫然写着深圳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可是,一座古城博物馆终日闲置显得太可笑,一排排挂满衣服的墙头显得太可恨,一堆堆发出恶臭的垃圾和市井小贩的叫卖声显得太可悲,这哪里是文物,分明是亵渎了文物这个神圣的词汇。
在遥远的希腊,巴特农神庙被视为希腊文明的象征,它见证了一个朝代的兴起,也见证了一个朝代的衰落。当年英军从这里掠走了大量文物,如今这些文物都作为英国的国宝在大英博物馆展出。巴特农像一位母亲招不回她远方的儿子一样苦苦守候,当地一位已故的文化部长曾经说过:如果这些文物在我死以后回来,我一定复活。这句话已经被写进致布莱尔的一封信中。同是作为四大文明古国的中国,《无极》剧组竟为了拍摄电影而去破坏香格里拉自然环境,钱的事虽小,但显然这些所谓的高素质知识人才还没有文化意识,作为一个中国人连自己国家的文化都要恶意破坏,很难想象我们的文化会不会遭遇物种入侵。
然而法制还没有严惩那些对文化视而不见的人,政府还没有让公众培养一种文化自觉意识,公众需要更多的提醒来认识到作为一个国家的公民,他有责任和义务来保护国家的历史证物,每一代人都有一个神圣的使命,就是把前人的创造留给后人。贫穷和富余不是衡量一个民族优劣的标准,而是一个民族对待文化的态度,决定它是否受到尊重,这深刻反映了民族的心理危机,简化或轻描淡写文化的态度都是对后人不负责任的态度,恐怕古人如果知道我们今天这般对待他们的成果,黄泉之下也要老泪纵横了吧。
文化,从来都是伟大与卑劣并存的。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外来文化不断冲击着中国的古老文化,文化第一次作为一种考验摆在世人面前。中国人喜欢过节,这是老祖宗留下来的一种内敛而高雅的活动,但如今已被我们逐渐淡忘,记得圣诞节,不记得屈原,记得情人节,不记得重阳节。节日也跟起了崇洋媚外之风,接受起了拷问。不管你承认与否,这已成了一种约定俗成。有一点我必须要指出,西方的节日带有他们固有的宗教色彩,因为信仰,他们要通过过节日这种途径来表达心中的愿望,这与中国的国情差之甚远,一味地模仿,只会邯郸学步,贻笑大方。但是,即便是过着传统节日,我们的民俗节也变成了食品节,中秋赚足国人的腰包,天价月饼吃得人心里直流血,情人节是热销礼品和订情信物的大好时机,商品经济的时代利润永远凌驾于感情之上。节日早已变得贫乏,徒有虚名,从里到外都出现了空白。多年的商业化运作,节日早已丧失其内涵和精神作用,心中不免一惊,我们与传统文化的距离如此遥远,如此陌生,就像一个迷失了方向的孩子,无家可归。
节日是一个民族传承它独有的气质与文明的神圣方式,从鬼节到复活节再到圣诞节,过的全是洋节,我们难道失去的仅仅是节日本身吗?作为一个商人他更是一个中国人,如果每一个中国人都具有文化良心,我们的文化会落到如此不堪的地步吗?沉默的古人不会为他们受到的冷落而站出来替他们自己辩解,他们不会理解什么是市场化趋势,什么是商业化操作,他们只知道作为一个中国人,作为一个华夏子孙,他们热爱这个民族的所有。当一个社会把良知与思考都“投畀豺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