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的传播优势.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青年报》的传播优势.doc

《中国青年报》的传播优势 《中国青年报》创刊于1951年4月27日,是具有重大影响力的一份全国性综合日报,报纸以“推动社会进步、服务青年成长”为神圣职责,在读者中享有崇高声誉,发行量在全国综合性日报中居第二位,读者规模上千万。 一:《中国青年报》的传播特点: 1、高度的社会公信力:中国青年报在权威机构连续10年的中国报纸公信力调查中,始终位列前三名; 2005年入选“影响中国·年度最具影响力十大媒体”; 2006年在CTR进行的调查中,被评为“中国大学生先锋媒体”,是唯一入选的综合性日报。 2、单报传阅率、报道转载率全国第一:作为计算广告客户千人成本关键指标的报纸传阅率,中国青年报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1:14,即每天阅读报纸的读者接近千万,单篇文章的平均转载率居国内媒体之首。 3、多样化的发行渠道,有效覆盖主流人群 遍布国内的多样发行渠道,包含邮发、高校直投、城际直达列车、国航航班等,有效覆盖全国。 报纸在全国各省市区均设立发行站,拥有专职发行队伍; 中国青年报是铁道部批准上车的报纸,每天由北京站和北京西站始发的52列Z字头列车上,发行量超过5200份; 在全国24个省会城市设有分印点,发行覆盖全国各级党政机关、大中专院校、企事业单位和军队。 4、高端发行独树一帜:中国青年报在中南海的订阅量为496份,是人均订阅率最高的党报,是全国“两会”指定发行报纸。 5、精英读者群定位准确:中国青年报读者以青年为主,管理者、大学生、专业人士、技能人员、公务员是中国青年报的核心读者。20至49岁的青年读者占所有读者的72.93%,其中20—29岁的读者所占比例最高,达28.9%,这一年龄段读者信息需求量和敏感度更高,消费潜力大。 二、《中国青年报》的奥运报道优势: 《中国青年报》秉承“理性、敏锐、先锋”的新闻理念和追求,以北京奥运会特刊为核心,构建一个体育与社会、场内与场外、主报与子报、报纸与网络相结合的立体报道体系。 1、《中国青年报》在奥运期间组成50人左右的报道团队,对奥运会进行全方位报道;同时与韩国《朝鲜日报》、日本《每日新闻》组成国际报道联合体,在国内媒体中独一无二。 2、北京奥运会特刊利用自身优势,对志愿者队伍进行充分详实报道;约请美国、俄罗斯、德国等体育强国的资深体育人撰写专栏文章,邀请日本、韩国媒体记者撰写文章;还将约请社会学家就北京奥运会开设专栏。 3、北京奥运会特刊突出体现国际化、思想性、人物性和可读性,势必形成强大的社会关注度和影响力。 三、“中国品牌走进奥运村”北京奥运特刊传播效果: 1、 “中国品牌走进奥运村”的相关内容将会按照中英文对照的方式编辑刊登,从文字上便利不同国家的来宾对中国品牌的了解方式; 2、 特刊采取文字和图片相互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企业品牌的核心内容和高品质文化内涵,对企业家的创业历程和丰富的精神世界加以诠释,全方位具象化塑造企业品牌形象; 3、 特刊将在奥运会期间隆重发行,除由《中国青年报》原有的发行渠道发行之外,还将由志愿者直接送进奥运村,投递到参加奥运会的各国运动员及工作人员手中。 4、 特刊依靠中国青年报对奥运会的强势新闻报道以及数量庞大的读者群,将会极大的提升中国企业在国内外的影响力,让中国品牌借助奥运契机提升品牌的知名度,走进世界的大舞台。 自主创新 民族品牌 产业报国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苏州街49号盈智大厦612室 电话:010 传真:010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