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pdfVIP

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1278例住院小儿烧伤的特点及防护策略 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31000 蔡晨胡宏潘浩斌徐庆连 【摘要】 目的 :探寻小儿烧伤发生规律、特点,以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的 发生。方法 岁小儿烧伤患者的好发年龄、致伤因素、致伤程度、烧伤部位、好发月份及患儿 家庭等情况。结果、1278例小儿烧伤占同期住院烧伤患者比例为46.5%,男806 例,女472例,年龄以卜3岁发生率最高(52.0%):致伤原因主要是热液(84.2 的5一10月发生率最高;烧伤伤后入院前多未作任何处理(61.5%);得到合理处 理仅占14.5%;城市人口占27.1%;农村人口占72.9%。结论小儿烧伤主要是 监护人的疏忽大意和照顾不周所致,重在预防,尤其是农村卜3岁小儿;提高监 护人的安全意识并对热源的妥善管理,了解伤后简单、正确的处理,是减少或防 止小儿烧伤发生、加重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小儿烧伤;流行病学;预防 小儿烧(烫)伤是临床常见的儿童意外伤害,小儿烧伤的住院率较其他小儿创 伤高得多n1,是小儿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可致长期的经济困难、痛苦、毁容和 身心发育的受损船1。本文通过对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院小儿烧伤住院 患者的年龄、致伤因素、严重程度、烧伤部位、好发月份及患儿家庭状况等情况 的回顾性统计、分析,探讨小儿烧伤发生特点及规律,以期减少或防止小儿烧伤 的发生。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1278例小儿烧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来自安徽医科大 学第一附属医院烧伤科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的住院烧烫伤患儿, 男806例,女472例;占同期烧伤病人的46.5%。年(日)龄1天至12岁。非烧 (烫)伤原因入住本院进行整形手术的小儿患者不纳入本研究。 1.2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通过病史资料采集,分析患儿年龄、 性别、致伤因素、烧伤部位、好发月份、患儿家庭及致伤程度等情况进行分类、 统计分析。 2结果 2.1小儿烧伤的构成比: 434、417例,合计为1278例,,占46.5%。 例(36.9%),性别比例为1.7:1。 2.3小儿烧伤的年龄分布及致伤因素构成特点: 表1 小儿烧伤的致伤因素在各年龄组分布情况 2.4小儿烧伤的严重程度分布(第三军医大推荐分度法):轻度537例 2.5每月小儿烧伤的发生总例数及中等程度以上烧伤例数的分布特点: 表2 每月小儿烧伤发生的例数分布 2.6小儿烧伤年龄与严重程度关系: 表3 小儿烧伤的发生年龄与严重程度的关系 组别 轻度 .一 !壁 里垦 壁至堡 21(6.9%) Z2(o.7%)LU·脯J一 了■——丽亓丽丽丁—可万石蕊矿乏1(6.9%)157(51.8%) l 123(40.6%) 43(6.5%) 9(1.“) 317(47.7%) 卜3 295(44.4%) 83(47.7%)15(8.6%) 10(5.8%) 4—6 66(37.9%) 52 2.8城乡分布情况:城镇人口347例(27.1%),农村人口93l例(72.9%)。 2.9伤后入院前创面早期处理:未作任何处理占57.5%:创面己处理,其中明显错误 占16%,如用食盐、酱油、动物(狗、羊)油、食用碱、草木灰等,使创面污染和再度受 损;处理不当占12%,外用成分不明的土方、有色药物等;正确处理占14.5%,如用凉水冲 淋、冷敷等。 3分析 3.1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工业自动化、现代化持续发展,烧(烫)伤患者 人群的组成结构也较改革开放初期有所改变,工业生产中发生意外导致的火焰烧 伤患者有明显减少趋势,但小儿烧烫伤发病率仍维持在较高水平,本组病例中小 儿烧伤占同期

文档评论(0)

ygeorcgdw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