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重点学科煤化工方向工作总结.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化学工程重点学科煤化工方向工作总结.doc

化学工程重点学科煤化学化工方向2010年工作总结 煤化学化工方向建设概况 团队建设: 2010年度煤化工团队的工作重点是组建团队和培植骨干。新组建的煤化学化工方向学术团队由一位教授、两位副教授一位高级实验师和一位讲师组成,年龄在39-47岁之间,其中两人拥有博士学历及学位。该团队该团队以丁明洁博士为学术带头人,培植赵振新、池吉安、田大民、王要令等骨干力量,丁明洁博士在煤液化多联产技术和煤炭高效洁净利用方面已有较为扎实的研究基础,赵振新博士在水煤浆技术和煤气化脱硫技术方面有较多的研究基础,池吉安高级实验师在煤化工技术推广应用方面已作出了突出的成绩,田大民教授与本市企业之间联系广泛,在横向联合方面有强的攻关能力,王要令在煤化工催化技术方面有一定的基础。该团队有较强的科研能力、创新意识和协作精神,是化学工程重点学科的主干力量之一。 研究方向和课题的凝炼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生产各种化工产品的化工分支,其生产范围涵盖能源、化工、催化、材料等的各个领域,学科范围涉及采矿、化学、工程、地质、生态、环境、安全等多个学科,研究领域相当宽广。我们必须结合平顶山地区自身的煤资源及其相关工业的发展需要,根据我们团队的研究基础和优势,沿着煤炭深加工和传统煤炭产业链的延伸,凝炼研究方向和研究课题,集中力量,重点突破。 现有研究基础如下: 丁明洁:煤碳资源高效利用,在研课题有煤液化制精细化学品的基础研究、煤焦油综合利用技术研究等; 赵振新:洁净煤技术,在研课题高硫煤的高效洁净利用; 池吉安:资源循环利用及煤化工技术推广,在企业横向联合方面已形成了一定优势; 田大民:煤炭企业调研及煤化工技术推广,熟悉本市各个煤炭和煤化工企业,有企业调研的优势。 王要令:煤化工催化技术 本团队将在此基础上,以煤资源高效洁净利用这一核心,凝炼研究课题,在煤焦油及焦油沥青的深加工技术及煤炭洁净利用方面已形成一定的攻关能力。目前在研的课题有:煤焦油及焦油沥青的氧化技术 (丁明洁)、蒽油分离方法工艺路线研究(丁明洁),高硫煤的脱硫固硫机理(赵振新)及平煤集团水煤浆技术(赵振新)和企业横向联合项目中平能化石膏泥综合利用(池吉安)等。 科研条件建设和完善 在建中的煤盐化工研究中心,是本学术团队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重要平台。在2010年度已完成煤盐化工研究中心的立项论证、一期建设规划和设备论证,目前一期设备已基本到校,已具备基本的煤化工科研条件,使现有在研课题能够顺利进行。 课程建设和教改教研 煤化工工艺学教材建设:由赵振新博士主持的《煤化工工艺学》自编教材,已按学校要求完成初稿,可望投入下届的教学试用。 精品课咯程建设:由赵振新博士主持的煤化工工艺学校级精品课程正在积极的建设中。 煤化学双语教学:由丁明洁博士主持的煤化学双语教学课程,2010年度进行第二届学生的教学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双语课程建设:由丁明洁博士主持的《煤化学》双语课程建设正在按原计划进行中。 教学研究课题:由丁明洁博士主持的高校本科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教学实践与教学模式研究,通过2010年度我院的立项。 附:团队成员概况 丁明洁 1990年7月毕业于郑州工学院(现郑州大学工学院)基本有机化工专业,获工学学士学位。1990年7月至1994年10月,先后在平顶山市尼龙66盐项目筹备处、平顶山市化肥厂、漯河市化工材料厂任职,1994年10月至2009年6月在漯河职业技术学院任教,2005年度晋升为副教授职称。2002年3月起,在河南师范大学攻读物理化学专业硕士学位,师从席国喜教授,研究课题是废旧塑料催化裂解制取燃料油,2004年12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2005年9月起在中国矿业大学化工学院攻读化学工艺专业博士学位,师从魏贤勇教授,从事煤液化技术研究,2008年6月毕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9年6月起至今在河南城建学院任教,从事煤化工类专业课程的教学,并继续从事煤液化技术研究,有较为扎实的煤液化前沿理论、研究方法和研究基础,还较多地了解了催化剂制备和煤氧化技术研究进展。2006年以来发表论文11篇,其中6篇被SCI、EI收录;以第7完成人获2009年度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以第作者获得三项河南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二等奖。 【主授课程】《化工原理》、《化工专业英语》、《煤化学》(双语教学)、《煤液化技术》、《煤化工工艺学》 【教材的编写】 丁明洁. 《仪器分析》,主编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8年3月西部弱还原性煤的多尺度表征及热化学转化特性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西部能源重大研究计划重点项,研究参与;煤炭资源高附加值利用的工艺研究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培养对象基金,研究参与;大规模煤直接液化的基础研究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项目2004CB217601-2),研究参与。(1) Ding M J,

文档评论(0)

jiqingyong1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