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第二次修订).doc
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第二次修订)
华师〔2010〕124号
第一条 为进一步完善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引导学生增强创新意识,提高我校学生课外科技学术水平,对《华南师范大学学生创新奖评奖规定(修订)》(华师〔2008〕39号)再次进行修订。
第二条 创新奖每年评奖一次。评奖的对象为在上一年度,即在上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期间取得优秀成果或显著成绩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
第三条 创新奖评奖分个人项目和团队项目,三人以内视为个人项目,三人以上(含三人)作为团队项目。个人项目以个人名义申报,团队项目以项目名义申报,采取由个人及项目负责人(我校在读学生排名最靠前者)申请、院系初审、学校审核及评定的方式进行。
第四条 采取精神奖励与物质奖励相结合的办法。设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优秀奖五个档次并给予相应的创新学分。其中:特等奖4个学分,奖金3000 元;一等奖 3个学分,奖金 2000 元;二等奖 2个学分,奖金 1200 元;三等奖 1个学分,奖金 800元;优秀奖无学分,奖金 300元;三等奖及
—2—
以上的团队项目每位参与人1个学分。
第五条 创新奖所需奖金由学生工作部(处)和教务处共同承担。
第六条 学校设立创新奖评审组(非常设机构),成员包括学校主管领导和学生工作部(处)、教务处、科技处、社科处、校团委等职能部门主要负责人和有关学科的专家。
第七条 申报创新奖的学生必须同时具备以下条件:
(一)全日制在读本专科学生;
(二)思想政治表现好,勤奋学习,热心公益,遵纪守法,在校期间没有受过纪律处分;
(三)获得以下优秀成果或显著成绩之一者:
1.在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
2.编写出版编著、译著和专著;
3.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成果已通过市(厅)级以上鉴定;
4.科技制作、科技发明获得国家专利或应用于生产并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5.在科技制作、科技创新竞赛或各学科竞赛活动中取得突出成绩;
6.有其他优秀创新成果或取得突出成绩。
第八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创新特等奖:
(一)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上独立发表学术论文;或在国际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老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
(二)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有ISBN书号)编著、译著;或在省级以上出版社出版个人专著;
(三)独立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
(四)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成果通过省(部)级及以上鉴定;
(五)在国际性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前两名(或二等奖及以上);在全国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取得第一名(或一等奖及以上)。
第九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创新一等奖:
(一)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以第一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老师)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或在国际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学生)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或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独立提交个人学术论文并被引用或收录;
(二)在省级出版社出版(有ISBN书号)编著、译著;
(三)以第一作者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独立取得国内外外观设计专利、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
(四)主持或作为主要参与人(前三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成果通过市(厅)级及以上鉴定;
(五)在国际性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第三名(或三等奖);或在全国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取得第二名(或二等奖);或在省级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取得特等奖。
第十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评为创新二等奖:
(一)在国内外核心学术刊物以第二作者(第一作者为学生)合作发表学术论文者;或在国际影响因子较高的学术刊物上以第三作者合作发表学术论文;或在省级学术期刊(具备CN 和ISSN 刊号并为学科认可的刊物,下同)独立发表学术论文者;或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独立提交个人学术论文并被引用或收录;
(二)在地、市级出版社出版(有 ISBN 书号)编著、译著;
(三)以第二作者取得国内外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或第一作者取得国内外外观设计专利、国家版权局软件著作权登记;
(四)主要参与人(前五名)参与科研课题研究或科技开发的成果通过厅局级及以上鉴定;
(五)在国际性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中取得第四名(或优秀奖);或在全国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取得第三名(或三等奖);或在省级学科和课外科技作品竞赛取得第一名(或一等奖)。
第十一条 具有下列条件之一者,可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