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谁干掉了传统媒体?
来自:走向冬天? 5小时前?| 阅读原文
如今,你随手拿起一份报纸或杂志,看看上面有多少广告,就能够断定它的销量如何。《哈泼斯》( Harpers )、《国家》( The Nation )和《新共和》( The New Republic ),这些杂志上的广告少得可怜。然而,“翻阅”(当然是在网上)一份往期的《纽约客》杂志,查阅埃德蒙?威尔逊 [1] 关于《死海古卷》的论文,你会感受到过去那个时代的自信:几乎一栏文字就配有 3 页广告。在纸质版杂志上可能感觉不到,但是在网络版杂志上,看到让文本相形见绌的巨幅广告,你会联想到,这真是个华丽的网站,此外无他。
互联网业的一大谜题是:为什么网络版的报纸和杂志不能赚钱?
这些网站的半个主页都登着巨幅广告,像极了过去最为辉煌的出版物。这些网站上的广告也不是过去普通的报纸广告,而更像电视广告——你可能还会感觉更好,因为点一下鼠标就可以买到广告上的商品,而不用再拿起电话拨号。更何况,《纽约时报》网络版的读者是纸质版的 10 倍!人们对于新闻业的未来有着诸多忧虑,于是很容易忽略一个荒谬的现实:《纽约时报》的读者越来越多,广告也越来越多,但它却濒临破产。
传统媒体的窘境
发生了什么事情呢?一个标准的解释是:过去的广告投放费用过高了。如今,有了精确的受众指标,“灰色女士”(《纽约时报》的戏称)的收入终于变少了,其实她一直以来都只值这么个价。
看起来难以置信是吧:难道一个多世纪以来,永久理性的、最有效率的资本主义,真的错误估计了平面广告的功效吗?【编注:作者认为,的确是高估了,接着看下面的分析。】
新媒体的兴起,产生了新的广告渠道
有两个数字是不叠加的。互联网的平均使用时间从 2004 年的每周 6 小时,增长至 2009 年的每周 12 小时,但人们看电视、听收音机和阅读杂志的时间基本保持不变。一部分原因是工作场所的电脑,并没有带来什么生产力的变革,你懂的——有了 YouTube,你现在可以一边看着怀旧 MV,一边拿着薪水。一回到家,你也是新旧媒体两不误:在过去的 10 年中,美国人通过二次抵押,购买了新的平板电视,全家都配备了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现在人们可以围着餐桌,同时看电视、查收电子邮件和发短信。
电影《银翼杀手》曾描绘了一个噩梦般的未来世界——目之所及全是广告,大型的公司飞艇将广告都投射到建筑物的外壁上。现在看来,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更为灵活、更家庭化的现实。如今,广告不但遍布每一个公共表面,还钻进你的家里——不光出现在电视柜上方,还出现在我们的书桌上、大腿上和口袋里。广告渗透进我们在 Gmail 和 Facebook 上的私人通信,并且随着 Kindle、Nook 和 iPad 的发展,它们侵入书籍的日子也不远了。
广告投放总量维持恒定,导致平媒广告投放下降
由于新的广告平台大大增加,无论用户访问《纽约时报》网站的频率有多高,报业的收入永远也别想赶超昔日。随着广告平台不断拓展,单个广告的价值必然相应降低。当然,如果各公司提高广告投放,广告收益还是会上升。但是,在过去的 90 年中,历经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的崛起,美国总的广告支出几乎始终保持在 GDP 的 2% - 3% 之间。广告利用的是人类欲望的无限性和可塑性,但另一方面,广告投放还要考虑其受众相对固定的、缺乏弹性的可支配收入。
广告业不断扩张,民众中位收入 [3] 停滞,广告投放维持恒定——新闻业正是在这三者的夹缝中求生存。互联网经济的主要理论仍然来自于《连线》杂志的首席预测家克里斯?安德森(Chris Anderson)。他在 2004 年预见了全球性的长尾现象——少数的文化商品(例如丹?布朗的小说[编注:如《达芬奇密码》、《天使与魔鬼》等])会极其风靡,占据产业总销售额的一半;而剩下一半则来自许许多多不那么知名的商品的零售额。这个理论模型基于亚马逊网站的运营,只要所售商品不像报纸上的新闻一样随时间贬值,就会运行良好。
平媒的成品(纸张、书本)本身不值钱
然而,记者和编辑偏偏都愿意给自己的劳动成果定一个低价。音乐、电影和图书产业从一开始就进行着版权斗争,而多数报纸只想着赶紧让库存脱手。几十年来,报业一直沉浸在巨额的广告收益中。对于它们来说,订阅费不过是用来承担印刷与投递费用的。当没有了物质成本时,降低或免除订阅费看起来就成了自然而然的事。
社交网络时代的完美广告
现在看很明显,报纸和全国性杂志的商业责任同它们的文化影响力一样,关注的都是大众全方位的兴趣。但是对于广告商来说,公众阶层的 “所有人” 就是消费领域的 “没有人”,也就是说,媒体不知道受众是谁,或者他们的购买力如何。把一个记者打发到刚果或者巴基斯坦,无异于花一大笔钱去迎合琢磨不定的人群的喜好。
为什么以前平媒的广告会过高投放?
当没有其他办法可行时,广告商们也就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TSZEIA 014-2023 二手手机出口质量要求.pdf VIP
- 2025年高考湖南卷物理真题 含答案.pdf VIP
- 个股动量效应的识别及“球队硬币”因子构建.pdf VIP
- 微机型母线保护分析与应用.pdf VIP
-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科学 观察物体教案.doc VIP
- 学校EPC工程项目实施的重难点分析及对策.pdf VIP
- 典型事故五:内蒙古泰和煤焦化集团有限公司“4.8”爆炸事故.pdf VIP
- 2020款上汽通用别克君越_汽车使用手册用户操作图解驾驶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 基于新课标“教学评”一体化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与实施 培训课件.pptx
- 陶艺课程--校本特色课程-专题讲座.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