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授 李仁淼.ppt

  1. 1、本文档共10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授 李仁淼.ppt

第三節 行政組織權 二、委任委辦關係 行政程序法第15條:「行政機關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任所屬下級機關執行之。 行政機關因業務上之需要,得依法規將其權限之一部分,委託不相隸屬之行政機關執行之。 前二項情形,應將委任或委託事項及法規依據公告之,並刊登政府公報或新聞紙。」其委任者與被委任者之關係,亦應具有監督關係。 地制法2條3項:「委辦事項:指地方自治團體依法律、上級法規或規章規定,在上級政府指揮監督下,執行上級政府交付辦理之非屬該團體事務,而負其行政執行責任之事項。」 地制法29條:「直轄市政府、縣 (市) 政府、鄉 (鎮、市) 公所為辦理上級機關委辦事項,得依其法定職權或基於法律、中央法規之授權,訂定委辦規則。委辦規則應函報委辦機關核定後發布之;其名稱準用自治規則之規定。」 地制法75條第3項:「直轄市政府辦理委辦事項違背憲法、法律、中央法令或逾越權限者,由中央各該主管機關報行政院予以撤銷、變更、廢止或停止其執行。」 三、中央與地方機關間之監督關係 (一)地方自治之意涵:此乃謂國家事務中,將本質上屬於住民(地上)可自行治理者交由其直接參與自理,由上而下,因地制宜,並藉以確保人民主權及人權保障之實現。     釋498、550揭示「地方自治為憲法所保障之制度」。現亦於憲法增修條文第九條明定地方制度以法律定之。另地方自治之本質內涵與目的,係為保障人權實現人民的主體性,因此,凡憲法未明白揭示由中央治理之事項,原則上宜解釋為地方事務。於中央及地方遇有爭議時,由立法院解決之,且應本著「例外從嚴」與「地方優先」之原則處理。地方制度法第十六條亦明定住民之權利,其規定對於地方自治事項有依法行使創制、複決及對地方政府資訊有依法請求公開之權。 (二)自治與監督:為避免地方自治權的本質及內涵被誤解、濫用,故有自治監督之設計,但其並非限制地方自治權,亦即不能完全以中央權力之一體性與貫徹性為思考主軸。自治與監督所生之緊張關係,毋寧是其癥結所在。 憲法或法律所規定之自治事項,為地方自治機關之核心任務,此外,尚有執行委辦事項之任務。地方自治監督機關針對前述自治事項及委辦事項監督之強度與密度自應有其區別。另從分權或均權的原理觀之,委辦事項實質上是上級與下級政府共同合作辦理事項,因此,應重視彼此合作、參與、溝通之精神,大法官釋字550、498解釋理由書皆有指出。 三、自治監督機關之監督權限 1、立法權:依地方制度法規定,地方民意與行政機關皆享有立法權,但應受上級自治監督包括中央機關監督,其方式為送請自治監督機關備查與核,必要時尚可函告無效。 2、財政權:中央政府係依財政收支劃分法之統籌分配稅源權,以及補助制度,加上地方制度法之規定,直接間接監督地方財政權之行使。 3、執行權:中央依地方制兖法第七十五條之規定,有監督地方政府執行之權,另外,同法第七十六條,中央於其不作為或情況急迫時有代行處理權 。 4、人事權:中央人事權上,於地方制度法第五十五條第二項、五十六條第二項及五十七條第三項,分別規定有關主計、人事、警察及政風主管由地方行政首長依專屬人事管理法律任免。 5、訴願及權限爭議解決:現行訴願法制,引含行政監督功能,地方自治團體亦得依訴願法提起訴願,並得提行政訴訟救濟。並且,地方制度法尚就中央與地方權限爭議於該法七十七條規定,可為自治監督時發生爭議解決之重要依據。 代行處理(干預,介入)  上級機關直接行使原屬下級機關之權限。  地制76Ⅰ,上級機關介入並代行處理之要件:  ①地方行政機關依法有作為之職責   ②嚴重危害公益或妨礙地方政務正常運作  ③經自治監督機關命於一定期間作為,逾期仍不作為,或情況急迫  ④性質適合代行處理 救濟=76Ⅱ,Ⅴ 變更=因法規變更,機關裁撤或因事實原因而產生之管轄權變動。    行程11Ⅱ=行政機關之組織法規變更管轄權之規定,而相關行政法規所定管轄機關尚未一併修正時,原管轄機關得會同組織法規變更後之管轄機關公告或逕由其共同上級機關公告變更管轄之事項 。   行程18=行政機關因法規或事實之變更而喪失管轄權時,應將案件移送有管轄權之機關,並通知當事人。但經當事人及有管轄權機關之同意,亦得由原管轄機關繼續處理該案件。 移轉=管轄權之臨時性個案的變動 ①臨時性,個案的變動  ②例:不宜由原有管轄權之機關處理,由當事人聲請或依職權移轉其管轄。   訴願61=訴願人向無訴願管轄權限之機關提起訴願。收受機關10日內移 送原處分機關。  4.管轄爭議之解決方式 行程13同一事件,數行政機關依前二條之規定均有管轄權者,由受理在先之機關 管轄,不能分別受理之先後者,由各該機關協議定之,不能協議或有統一 管轄之必要時,由其共同上級機關指定管轄

文档评论(0)

gshshxx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