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育心-独生子女教育反思.doc

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育心-独生子女教育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亲子教育文章精选-育心-独生子女教育反思.doc

独生子女教育反思之一——蒙以养正 作者:沈阳融妈,薛巧灵 ?????????????? 全国各地的朋友们,大家上午好!我是沈阳融妈,薛巧灵。亲爱的家人们,喜欢与大家相聚的感觉,幸福! 非常高兴与大家相聚在这愉快的时刻。我今天与大家分享的题目是:《独生子女教育反思之一——蒙以养正》。 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尤其是:0——13岁孩子的父母。还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不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 我相信,群里的各位兄弟姐妹,现在家里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我们都想做智慧的父母,培养德才兼备的孩子。 我儿子现在还不到4岁半,也谈不上有多少成功的育儿经验,那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第一代(80后),第二代(90后)独生子女的大部分家长们,有没有好的经验或教训,可以汲取借鉴。 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我们国家从80年开始实行独生子女计划生育政策,现在大多数的家庭是421或621结构。 正因为这样的家庭结构,我们很多父母、爷爷、奶奶、姥姥、姥爷,感觉我们的孩子,怎么爱都不够。因为,我们这辈子就这一根独苗,我们输不起。 所以父母们为了给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帮孩子报各种培训班:音乐班、美术班、舞蹈班、英语班。。。。。等等很多很多,家长也累,孩子也累,劳民劳财。 给孩子找名师,让孩子进名校;为了给予孩子最好的营养,为了给孩子搭建最安全的堡垒,所有的父母都心甘情愿的倾其所有,真是可怜天下父母亲呀!因为我们国家教育体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大多数父母们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好分数=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始终盘旋在孩子的头上,不忍撤退,生怕一疏忽,就会毁了孩子的一生,从黑发到银丝,用一辈子省吃俭用的钱,供孩子上学,为孩子买车、买房,娶妻生子。在父母们这样呕心沥血付出的情况下,我们的孩子到底培养的如何呢? 让我们一起看看:大部分80后、90后独生子女,现在生活状态的共同特点: 1 啃老族:目前中国的啃老族主要分以下几种 , 1等能正常劳动有收入,并且能按时交纳生活费,但是要依靠父母出钱供其买房买车或者其他奢侈品的。 2等能正常劳动有收入,不交给父母生活费,甚至连其妻儿也跟着吃喝父母的。 3等无工资劳动没收入,一切生活开销都由父母供给的。 2 草莓族,外表光鲜,却禁不起挤压。稍微遇到点挫折,离家出走了,要么跳楼了;或者因为一点小矛盾,杀人了。。。。。心理承受能力非常弱。(1)高分低能:很多博士生,硕士生,大学生找不到工作,或者找到工作,也不能长久的做下去,人生很迷茫,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更没有人生规划。因为他们只有知识和技能,而没有思想,缺少智慧。 (1)离婚、闪婚率极高,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懂的爱自己,也不懂得爱家人,更没有社会责任感。由此可见,好分数=好学校,好学校=好文凭,好文凭=好工作,好工作却不等于他们拥有健全的人格和幸福的人生!究竟是什么造就了这一切? 孟子说过一段话:“今有无名之指屈而不信,非疾痛害事也,如有能信之者,则不远秦楚之路,为指之不若人也。指之若人,则知恶之;心不若人,则不知恶。此之谓不知类也。” 这句话直译的意思是:“现在有人,他的无名指弯曲而不能伸直,虽然并不疼痛,也不妨碍做事情,但只要有人能使它伸直,就是到秦国、楚国去,也不会嫌远,因为他的无名指与别人不同。无名指不如别人,就知道厌恶;心不如别人,却不知道厌恶。这叫做不知轻重,舍本逐末。”也就是说只注重表面的攀比,却忘了内心修养的比较和加强。80后、90后的父母们,由于社会、历史等原因,在育儿的路上,丢弃了老祖宗的智慧与文化,他们丢了心,丢了根; 他们过多的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过多的注重养形、养技和养艺,却忘了养鱼重在养水,养树重在养根,而养人重在养心 恰恰是在忧指忘心,舍本逐末。 身为父母,不患不慈,患知爱而不知教也。 我们的父母之爱本身没有罪,可如果我们的育儿思想,方式方法发生错误,甚至超过分寸而越俎代庖,让我们的孩子被错误的爱养懒、养散、养垮了斗志,那就是我们爱的罪了。亲爱的朋友们,这两代人已经用血淋淋的事实,向我们证明了,如此爱子法,不可取。警钟已经敲响:我们不要因为不会爱孩子,而衍生了孩子的平庸和残疾! 我们这一代父母,是该静下心来好好想一想:孩子最需要什么教育?是知识还是智慧?是技能还是品德? 《论语》精辟的指出:“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人,由于艺。”这是说:一个人,一切都应该以自然规律为准绳,志当高远且善,只有凭借仁爱之心,才能将所学的才艺服务社会大众。《论语》告诉我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大学》告诉我们:“德者,本也。”《三字经》告诉我们:“首孝悌,次见闻”。这些话清楚地告诉我们:做人的根本就是德,德者,得也。德是内德,得是外得,获得德,能开慧益智,人能守住德性,慧自然能扩冲出来。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未来后工业化社会,他们需要面对全球性的竞争,作为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