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28[ 高考].docVIP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28[ 高考].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28[ 高考].doc

2015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过关测试28 一 选择题 1. 左图为胡文光刺史坊,位于世界文化遗产地安徽省黄山市黟县西递村口,该牌坊正楼匾的 上方雕的是“恩荣”二字,下方雕的是“荆蕃首相”四字, 其背面则是“胶州刺史”四字。明万历六年(1578年), 为纪念西递村人胡文光由皇帝批准在此修建。胡文光, 明代嘉靖三十四年(1555年)中举,曾担任万载县令、 胶州刺史、荆州王府长史等职。对胡文光及该牌坊 理解正确的是 A.明代后期黟县所属徽州府隶属安徽行省管辖 B.胡文光因为科举出身获得地方官员任职资格 C.“荆蕃首相”表明胡文光曾任明代内阁首辅 D.该牌坊建筑艺术体现中国古代宗法血缘文化 2. 中国古代某土地制度规定“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十二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受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 有学者认为“此田制用意并不在求田亩之绝对均给,只求富者稍有一限度,贫者亦有一最低之水准”,对该土地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了井田制度的实质 B.从根本上抑制了土地兼并 C.有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D.与资产阶级民生主张相同 3. 下图为东汉错银饰青铜牛灯,1980年在今江苏扬州邗江甘泉山出土,现为南京博物院标志性文物。其结构可分为灯座、灯盏、烟道三部分。灯座为一头伫立状的黄牛,灯盏的外观如一座亭子,烟道为一弧形圆管,成为灯盏与牛腹之间的通道,在牛腹中储以水,烟炱即可溶于水中。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反映了东汉时期青铜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②可以窥见普通百姓日常社会生活的一面 ③造型艺术体现古代的农耕文化和环保意识 ④说明当时扬州地区已经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4.黄宗羲指出“治天下者既轻其赋敛矣,而民间之习俗未去,蛊惑不除,奢侈不革,则民仍不可使富也。”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发展商业,工商皆本 B.治贫须与治愚相互结合 C.整顿吏治,惩治腐败 D.统治者应实行轻徭薄赋 5.鸦片战争后“中国与洋人通商……从此反客为主,洋人得操丝市、茶市之权。华商之业丝茶者,反仰洋人鼻息,毫厘不能主持。”对这种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A.广大农村自然经济占据统治地位 B.传统农业手和工业遭到严重破坏 外国商品倾销内地拥有免税优势 D.中国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6.历(歴):“从止表示与脚、行走有关。意为经过”;“史,记事者也;从又持中,中,正也”。希腊语中“historia”,原义为“调查、探究”。下列对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历史应“实事”而“求是” B.历史必得亲身经历 C.历史可以任意评说 D.历史是史学记录 7.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演变的特点有:①从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②专制皇权不断强化③地方管理制度不断被创新发展 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不断加强 ①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④ 8.嘉庆帝亲政之初,认为凡事“必专责之军机大臣,则其权过重”,与“乾纲独断”的家法不符,强调军机大臣不过“承旨书谕”而已,皇帝并非“将臣工翊赞之职尽责此数人”。这表明嘉庆帝认识到 A.必须责罚军机大臣 B.军机处有利于皇帝高度集权 军机处应予以撤销 D.军机处可能给皇权造成危害 9.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谈到“政治制度是现实的,每一制度,必须针对现实,时时刻刻求其能变动适应。任何制度,断无二三十年而不变的,更无二三百年而不变的。但无论如何变,一项制度背后的本源精神所在,即此制度之用意的主要处仍可不变,于是每一项制度,便可循其正常轨道而发展。此即是此一项制度之自然生长。”下列各项制度的发展演变能够体现上述观点的有①中国的丞相制度②英国的君主立宪制度③新中国政治协商制度 ④雅典的公民大会制度 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10.晚清的历史演进过程艰辛而悲壮,曲折而复杂,对此国内学术界进行了不同的解读和阐释。其中有这样一些著作:《动荡时代的知识分子》《社会剧变中的近代绅商》《晚清学堂学生与社会变迁》《从边缘走向中心——晚清社会变迁中的军人集团》。他们这些著作的研究视角应该是 社会变迁的角度 B.现代化的角度 C.社会思潮的角度 D.社会群体的角度 11.下面图片是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地方制度的体现,两种制度下地方都有很大自治权,它们最大的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kgsm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