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虫夏草(Cordyceps)介绍材料.ppt

  1. 1、本文档共6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冬虫夏草(Cordyceps)介绍材料.ppt

冬虫夏草 Cordyceps 来源 麦角菌科真菌冬虫夏草菌Cordyceps sinensis (Berk.) Sacc.寄生在蝙蝠蛾科昆虫幼虫上的子座及幼虫尸体的复合体。 蝙蝠蛾 节肢动物门、昆虫纲、鳞翅目、蝙蝠蛾科、蝠蛾亚科、蝙蝠蛾属 与桑蚕一样同属于鳞翅目昆虫 蝙蝠蛾幼虫 虫草蝙蝠蛾是高海拔生存的蛾类,其分布呈明显的地带性、地貌组合区域性及垂直分布等特征,主要分布在四川、云南、青海、甘肃、西藏等省区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带。在云南,主要分布于最高的滇西北第一阶梯层内,零星分布于第二阶梯层内 产地 四川甘孜,阿坝, 云南德钦,中甸, 青海,甘肃,西藏等地海拔3000—5000米的高山草甸区,对生态条件要求十分严格 青海四川及西藏为全国主产区,产量占全国总量的百分之九十以上 以四川产量最大,以四川北西部嘉定最佳。 冬虫夏草又名天然虫草、冬虫草、夏草冬虫等。正式有冬虫夏草的记载,首见于公元八六三年《段成式随笔》,其中提到「菌生于峰」的自然生态。 一七五七年吴仪洛所著的《本草从新》,及一七九五年赵学敏所着的《本草纲目拾遗》〈柳崖外篇〉中写到:「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 一七二三年,法国人巴拉南自中国采集了冬虫夏草标本带回巴黎,之后又有英国人利维将其带回伦敦。直到一八四二年,经真菌学专家伯克利的研究才知道「冬虫夏草」是一种虫草菌的子囊菌,寄生在蝙蝠蛾的幼虫上所形成。在此之前,人们并不知道「冬虫」和「夏草」是两个不同的东西。 《本草从新》 冬虫夏草首次记载使用是清代吴仪洛 的《本草从新》,曰:“四川嘉定府所产者最佳。云南、贵州所出者次之。冬在土中,身活如老蚕,有毛能动,至夏则毛出土上,连身俱化为草。若不取, 至冬则复化为虫。” 书中认为冬虫 夏草性味甘,温。功能补肺益肾,化痰止咳。可用之于久咳虚喘,产后虚弱、阳痿阴冷等“虚”的病症。 《本草纲目拾遗》记载: “夏草冬虫,出四川江油县化林坪,夏为草,冬为虫,长三寸许,下跌六足,屉以上绝类蚕,羌俗采为上药。” 《七椿园西域闻见录》云:“夏草冬虫生雪山中,夏则叶歧出类韭.根如朽木,凌冬叶干,则根蠕动化为虫。” 《柳崖外编》云:“冬虫夏草,一物也。冬则为虫,夏则为草,虫形似蚕,色微黄,草形似韭,叶较细。” 然《本草纲目拾遗》又载:“《四川通志》云:冬虫夏草出里塘拨浪工山,性温暖,补精益髓。”据《新华本草纲要》考证,此处所说的冬虫夏草,是凉山虫草Cordyceps liangshanensis Zang,Hu et Liu,为川西以及滇东北一带所用的冬虫夏草代用品,说明古代所用冬虫夏草,存在异物同名问题。 综合上述文献对其形态的描述和产地、生境的记述,并参照《植物名实图考》之附图,可以确定,麦角菌科虫草属真菌冬虫夏草菌及其寄生的复合体是传统的药用冬虫夏草。 关于虫草的典故 蒲松龄诗写冬虫夏草 蒲松龄在乡间做私塾教师时,经常给人 看病,他写过一首中药诗 : 冬虫夏草名符实, 变化生成一气通。 一物竟能兼动植, 世间物理信无穷。 蒲松龄尽管没有仔细研究冬虫夏草的形成过程,但是他的“一物竟能兼动植”的诗句,能给后人以启发。 关于虫草的童话故事 于是,就查到这只虫子,虽然这只虫子也钻进了 地下 ,长成了一棵夏草 ,但天庭还是在冬天做出了处罚—— 让它变成一只冬天的虫子, 受尽风雪的肆虐和折磨 ,但也由此成就了它的美名—— 冬虫夏草,一样生命的两种不同,人生就是这样,当你被挤兑到了生活的边缘 ,你或许会在另一个领域中站起 ,敢于应对不公平的挑战 ,成为不幸中成功的例证 ! 【采收加工】野生虫草于夏至前后,当积雪尚未溶化,子座多露于雪面时采集。过迟则积雪溶化,杂草生长,不以找寻,且土中的虫体枯萎,不合药用。找到后,挖出虫体及子座,在虫体潮湿未干时,除去外层的泥土及膜皮,烘干或晒干;人工培养虫草待子座长成后采收,晾干即成。 【性 状】 本品由虫体与从虫头部长出的真菌子座相连而成。虫体似蚕,长3~5cm,直径0.3~0.8cm;表面深黄色至黄棕色 有环纹20~30个,近头部的环纹较细;头部红棕色,足8对,中部4对较明显; 质脆,易折断,断面略平坦,淡黄白色。 子座单生,细长圆柱形,长4~7cm, 直径约0.3cm;表面深棕色至棕褐色,有细纵皱纹, 顶端有稍膨大的子实体,其先端有不孕顶端;质柔韧,断面类白色。

文档评论(0)

shbky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