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民众成败归因特征的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 30 卷 第 5 期 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 年 9 月 Vol. 30  No. 5 Journal of Southwe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Sept. , 2004 重庆民众成败归因特征的研究 1 2 张 进 辅 , 肖 永 松 1 西南师范大学 心理学院 , 重庆市 400715 ; 2 青岛市人事局 , 山东 青岛 266000 摘 要 : 采用自编的成败归因量表对重庆市不同职业阶层的民众进行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所取得的数据进 行分析 , 结果表明 : 重庆民众成败归因的因素既有现实因素也有宿命因素 , 在成败归因上看重“能力”和“努 力”等现实因素 , 但“缘分”等宿命因素也是其归因的重要内容 ; 成败归因在大多数因素上存在职业差异和事 件差异 , 但基本上不存在性别差异 ; 成功归因与失败归因之间存在较高的一致性。 关键词 : 重庆民众 ; 归因 ; 成功归因 ; 失败归因 中图分类号: B844. 3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04 0座机电话号码 位的人比情景定位的人对行为更多消极的归因的结 一、引  言 论[4 ] ; 一些与中国有关的跨文化研究一是以北美与 自海德 1958 创始归因理论后 , 归因的理论 东亚 日、韩、中国香港、印度等 作比较 , 得出 及应用研究迅速发展 , 如琼斯和戴维斯 1965 的 北美偏好气质归因而东亚偏好情景归因的结论[5 ][6 ] ; 对应推论理论 , 凯利 1967 的三维归因理论 , 杰 一是以中国 大陆、香港、台湾 与美国的比较 , 斯帕斯 1983 的自然逻辑归因模型 , 希耳顿 得出一些结论如 : 中国把反社会定为坏学生的评价 Hilton1986 的异常条件聚焦模型。总的看来 , 其 因素而美国是缺乏自控[7 ] ; 中国台湾对于任务判断 理论研究核心是内、外归因。理论研究的综合者是 中一般知识的过分相信比美国更强烈[8 ] ; 美国和中 维纳 1974 , 他在海德分类基础上提出了成败行为 国香港都将成功归于内部而将失败归于外部 , 但美 的归因因素分类理论 , 按原因的控制源、稳定性和 国更强调加强成功者的内部归因 , 香港更强调保护 可控性三个维度把原因分为能力、努力、任务难度、 失败者的外部归因[9 ] 。 机遇、身心状态和他人反应六个方面。 中国大陆对归因的研究 , 主要是关于大、中、 国外对归因的本土研究集中于三个方面: 一是 小学生道德、交往成败、学业成败的归因 , 如张承 对一些归因现象及影响归因的因素的研究 , 如 芬的考试焦虑、能力自我知觉与学生成败归因关系 Kendzierski , deborah 2000 对图式与非图式对运动 研究[10 ] , 丁长江关于小学儿童对他人道德行为归因 失误的影响的研究[1 ] , Victor C. Ottati , Linda M. Is 的发展研究[11 ] , 韩仁生的中小学生交往成败归因的 bell 1996 对心境产生的误归因和过度矫正的研 研究[12 ] , 刘明的高中学生自尊水平与学业、人际成 究[2 ] ; 二是人们倾向于归因于哪些因素 , 如 Chan 败归因方式关系研究[13 ] , 杜林致、赵鸣九的独生子 dler , Theodore 1996 的研究中提到对语义上分类 女与非独生子女在成就归因上的差异性研究[14 ] 。还 的 11 种成功因素 帮助、运气、能力、偏见、努 有一些对归因理论的探讨 , 如郭德俊、张必隐的四 力、任务、机遇、知识、技巧、心境和竞争 在内 组中国被试的归因在维度上相对位置的评定[15 ] , 刘 - 外、普遍 - 一体、可控 - 不可控、稳定 - 不稳定、 永芳的归因过程“背景效应假设”的初步实验研 可预见 - 不可预见维度上的比较[3 ] ; 三是如何通过 究[16 ] , 徐速、朱燕的初中数学学习中教师归因与学 对归因的分析来预测人们的行为及预测归因偏见 , 生归因的比较研究[17 ] , 林钟敏的大学生对学习行为 Oscar Ybarra , Walter G. Stephan 1999 得出气质定 的责任归因研究[18 ] , 刘晓陵、张进辅的高一学生物 收稿日期 : 座机电话号码 作者简介 : 张进辅 1951

文档评论(0)

*****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本账号下所有文档分享可拿50%收益 欢迎分享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