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思想
战线S I X IA N G
ZHAN XIAN
2005 年第 5 期 第 31 卷 №5 , 2005 Vol31
民族志问题反思笔谈二则
———兼 《思想战线》“民族志经验研究”栏 目结议
编者按 : 随着人类学学科的发展 , 作为其专业术语的 “民族志”逐渐演而为集方法与文体意
义于一体的学术规范 , 此种复义性对应于其内涵构成因素的多元性 , 提供了反思讨论维度的多种
可能性 。有鉴于当下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界关于民族志反思所呈现出的不同研究姿态与取向 , 本刊
特延请倾力关注此领域动向的高丙中教授为专家主持 , 于本刊今年第一 、三 、五期就 “民族志经
验研究”问题组织推出了一批专栏文章 。值此栏 目将告一段落之际 , 又得王建民、高丙中二位先
生纵论民族志在其核心学科内的存在样态与意义 , 亦为本栏 目之一小结 。
关键词 : 民族志 ; 田野调查 ; 反思 ; 研究范式
中图分类号 : C9 1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100 1 - 778X (2005) 05 - 0039 - 06
民族志方法与中国人类学的发展
王建民
( 中央民族大学 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
①
田野民族志 方法被认为是人类学的基本功 , 针对当时国内学术界所亟待解决的问题 , 讨论了调
民族志田野工作的经历被视为人类学家的专业标志 , 查者与调查对象的关系 、田野工作的作用和意义 、
因此 , 田野民族志经验和相应的民族志文本在人类 问卷调查法和比较方法可能存在的问题 、本土语言
学学术认同中就成为十分重要的象征物 。抚今追昔 , 学习对田野工作的重要性等方法论问题 , 也涉及到
总结民族志方法在中国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 分析其 各种不同的调查方法和技巧 、调查提纲 、田野笔记 、
中存在的问题 , 是更清晰地认识和定位中国人类学 体质人类学测量和各种调查工具的使用等具体研究
学术发展的需要 。 方法问题 。我 曾经将他们的部分成果汇集在一起 ,
②
在中国 , 文化人类学 作为一个独立学科在诞 编成 《20 世纪中国人类学民族学研究方法与方法
生之初就是以采用民族志方法进行田野调查为学科 论》, 列入 “20 世纪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经典著作丛
建立与发展的一个主要标志 。早在 20 世纪 30 年代 书”, 希望作为人类学研究者或爱好者的读者们能够
学科创建初期 , 老一代人类学家就认识到民族志研 由此更好地体会民族志方法和方法论 , 特别是对中
③
究方法和方法论对学科发展的重要性 , 陆续发表了 国场景下的人类学研究方法和方法论有所认识 。
许多相关文章和著作 , 对指导当时的学科发展与整 就新一代学人的民族志工作来说 , 庄孔韶的银
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李济 、凌纯声 、吴文藻 、李 翼 、阎云翔的下岬村 、景军的大川村 、王铭铭的溪
景汉 、卫惠林 、吴定良、林耀华 、言心哲 、柯象峰、 村 、张鹂的北京浙江村 、徐平的羌村 、赵旭东的李
张少微 、梁钊韬等一批老一代人类学家和社会学家 村等社区研究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