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史在线
颜之推语言观拾遗
——以《颜氏家训 • 音辞篇》为视角
郑 岚 郑州大学文学院
摘 要: 虽然颜之推一向以文学家身份被载入史册,但他在语言学上的建树也不容忽视。《颜氏家训 • 音辞篇》不仅概括了音韵学
研究的历程,而且总结了颜氏极富前瞻性的语言学见地,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例如:颜氏承认语言的差异及发展演变,
概括南北语言的特点及其分歧,批评当时的一些语音错误,主张以相沿习用的及书中所标语音为准来“匡正谬误”等等。
关键词:音辞篇 颜之推 语言观
《颜氏家训》二十篇一贯被视为古训及家庭教育的典范,唯 士大夫所言,仍以北音为主。而庶族所言,则多为吴语。”说明
独《音辞》一篇倍受语言学者关注,只因此文整体阐述了颜氏的 为躲避战乱迁到南方的贵族,从中原带去雅音,因而他们的语言“以
语言学主张,并奠定了堪称“中国音韵史上里程碑”的作品——《切 北音为主”;而江左地位卑下的市井平民,则大多讲当地方言——
韵》的理论基础,正如周祖谟在《颜氏家训音辞篇注补》中所言, 吴语,所以比较通俗易晓。
“考家训此篇专为辨析声韵而作,斟酌古今,掎摭利病,具有精义, 第二,《音辞篇》概括了中国音韵学研究的历史。《春秋》、《离
实为研究古音所当深究”。或许正因此,它在音韵研究史上的价 骚》、《方言》,虽都曾记录过方音,但重点在于“考名物之同
值才显得尤为重要和特殊。 异”,而非“显声读之是非”,因而严格意义上的音韵学并未产生。
颜氏的诸多理论观点在今天看来仍是比较科学的,足见其学 等到东汉开始有用譬况假借来证明字的读音的情况,如郑玄做的
术成就和理论见地是同时代的人所无法比拟和超越的。细数颜氏 《六经注》,高诱说解的《吕览》、《淮南》,许慎的《说文》,
的语言学思想,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刘熙的《释名》即是如此,这正是我国音韵学研究的真正起点。
第一,承认语音存在着差异。汪明寿先生曾表示,“音韵方面, 反切的产生与盛行,是中国音韵研究史上的重要成就,对后世产
颜氏既注意了地域不同而语言有异,亦注意到时代不同而声韵有 生深远影响,成为注音字母出现之前学界最主要的注音方法。此
变”。首先,作者开宗明义,指出语音随着地域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后,著述音韵的作品大批涌现,可能是因为“魏晋时期是中国历
“夫九州之人,言语不同,生民以来,固常然矣。”并进一步叙 史上社会最不稳定的时代之一,当时的语音变化也因此加剧了”,
述了南北方言的特点,对比其分歧,“南方水土柔和,其音清举 于是研究语音的人增多。虽然每部作品或多或少地保留了方言的
而切诣,失在浮浅,其辞多鄙俗。北方山川深厚,其音沈浊而钝 成分,我们很难判定谁对谁错,但这毕竟又见证着音韵学在此时
化,得其质直,其辞多古语。然冠冕君子,南方为优;闾里小人, 的长足发展。
北方为愈。”其次,《音辞篇》中,作者还提出古今时俗不同, 同时,颜氏多次列举南北方语言学者的观点,指出其作品的
语音也会有所变异的见解。“古今言语,时俗不同;著述之人,楚、 得失,忠实地反映了这一时期中国语音研究的状况和水平。“至
夏各异。”既然古音与今音不同,那么由此可知语音由古至今是 邺已来,唯见崔子约、崔瞻叔侄,李祖仁、李蔚兄弟”,还在研
不断发展变化的。“古语与今殊别,其间轻重清浊,犹未可晓; 究语词读音,但只是稍作切正。“李季节着音韵决疑”,时常会
加以内言外言、急言徐言、读若之类,益使人疑。”“前世反语, 出现错误。“阳阳休之造切韵”,却有很多疏漏。此外,当时语
又多不切”,“ 通俗文曰:‘入室求曰搜’,反为兄侯。然则兄 言交流的实际活动中存在着诸多不恰当之处,比如:“甫”是男
当音所荣反。今北俗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