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天寺夜游习题.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承天寺夜游习题.doc

初二年级语文《记承天寺夜游》课练 命题人:? 审核人:? 时间:2006、11、25 班级??????? ??姓名????????? ??学号???????? ??等第???????? 1.填空: (1).本文选自《 东坡志林????? 》,作者?? 苏轼  。 (2)文章描绘了苏轼在承天寺夜里见到的月下美景?? ,同时也抒发了壮志难酬的苦闷心情。 (3)描写承天寺优美夜景的句子是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为我们描绘了一个 冰清玉洁清澈透明 ??的美好境界。 (4)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欣然起行,它与“ 解衣欲睡?????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 (5)文章“记”的要素是: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苏轼、张怀民事件:?????? 夜游承天寺?? (6)“月色入户”意思是 月光照进堂屋的门户???? ,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2、选择 (1)、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 C.怀民亦未寝(睡觉)  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 (2)、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  ) 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 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 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 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 (3)、本文的构思角度是(B  )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 (4)、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D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 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5)、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B ) 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罢了。 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 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 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 3.翻译下列句子: ⑴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 ?张怀民也没有睡觉,我们便一起在院子里散步。 ⑵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月色洒满庭院,如同积水充满院落,清澈透明,水中水草交叉错杂,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浦阳郑君仲辨,左手之拇指有疹焉,隆起而粟。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既三日,聚而如钱。忧之滋甚,又以示人,笑者如初。又三日,拇指大盈握①,近拇之指皆为之痛,肢体心膂②无不病者。惧而谋诸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不速治,且能伤身。然始发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③。终日而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将延乎肝膈④,否亦将为一臂之忧。非有以御其内,其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之。”君从其言,日服汤剂,而傅⑤以善药,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复。 余因是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微,而终为大患;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当其易也,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及其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如此指者多矣。(方孝儒《指喻》) [注]①握:四寸为一握。②膂:脊骨。③瘳:病愈。④肝膈:泛指人体内脏。⑤傅:涂。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两项是( A??? C  ) A、惧而谋诸医(谋划)  B、甚将延乎肝膈(蔓延) C、疾未易为之(变换)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消除) (2)、下列句子中词语的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A??? B??   ) A、以:日服汤剂,而傅以善药   徐以杓酌油沥之 B、且:不速治,且能伤身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C、虽:虽病在指,其实一身病也   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 D、而:终日而愈,艾可治也   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  ) A、忧之滋甚,又以示人(指代“拇指疾患”) B、余因是思之(指代“引发的道理”) C、惜旦夕之力,忽之而不顾(指代“各种疾病”) D、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之(指代“祸患”) (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①君疑之,以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 ?郑君不能确定它是什么,把它给别人看,看的人大笑,认为不值得担忧。 ②始以为不足治,而终至于不可为。 ?开始认为不值得整治,最终到了不能够整治。 (5)、本文写郑君医治拇指疾患一事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