拱坝计算.xls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拱坝计算.xls

工程量计算 坝肩稳定计算(特殊组合) 坝肩稳定计算(基本组合) 挑流消能计算 计算参数确定 体形参数确定 坝体厚度确定 坝顶高程的确定 计算书封面 △S——挑坎顶端与下游水面的高差,m; b、鼻坎平均流速计算: 按流速公式计算,适用范围,S<18q2/3 式中:v—— 鼻坎末端断面平均流速, m/s; Z0—— 鼻坎末端断面水面以上的水头, m; φ—— 流速系数; hf—— 泄槽沿程损失,m; hj—— 泄槽各项局部损失水头之和,m,可取hj/Z0为0.05; S—— 泄槽流程长度,m; q——泄槽单宽流量,q=Q/B,m3/(s.m). c、最大冲坑水垫厚度按下式计算: T=kq0.5Z0.25 式中:T——下游水面至冲坑底的深度 ,m; q——鼻坎末端断面单宽流量,q=Q/B,m3/(s.m). Z——上、下游水位差,m; k——综合冲刷系数,参见表A.4.2。 相关已知数据输入: 坎顶高程: 河床高程: m, S= 挑角θ 计算结果见下表: 计算工况 Z0 q hf φ v v1 h1 h2 校核水位 设计水位 (接上表) Z △S tanβ L T △L T0 L` i=T0/L` 结论 满足规范要求 注:冲坑对坝基稳定的判别标准为i = T0 / L`<0.333. Hs=85%Hmax= 4、坝体挑流消能计算 75%~95%计算 堰顶高程为 m, Hmax= 4.1开敞式溢流堰的堰面曲线 4.2 泄水建筑物的水力设计 长半轴为aHs,a= 短半轴为bHs, b=a/(0.87+3a)= aHs= bHs= 当椭圆曲线采用倒悬堰顶时,宜满足d>Hzmax/2。 4.2.1 泄流能力的计算 Hz——堰顶以上作用水头,m; 本工程流量系数计算表 ε——侧收缩系数, 可取ε=0.90~0.95; 此处取 σm——淹没系数,视泄流的淹没程度而定,不淹没时, σm= 考虑水流向心集中情况,按上述计算所得的流量还应乘以折减系数,其值可取0.92~0.98, 因此该工程水流向心折减系数取: 满足水库调洪要求 4.2.2 出口消能计算(采用挑流方式消能) X Y H φ 式中: D 审定: 审查; 校核: 编写: 贵州水利科技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L 高程 拱坝计算稿 t/m3 1、计算资料及采用规范 2、基本数据 2.1计算工况 2.2地质资料 2.3数据输入 计算工况 特殊组合 坝体容重: 2.3.1坝体岩体物理参数指标 2.3.4各层拱圈拱端结构面参数 α0 ψ A C1 C2 f2 2.3.5拱端传来的荷载 荷载 拱端轴向力Ha、剪力Va及梁底剪力Vc成果表 单位:(t) Ha (2)《拱坝坝肩岩体稳定分析》(王毓泰等著)、《浆砌石坝设计规范》(SL25-91)、 《混凝土拱坝计算规范》(SL282-2003); 2.3.2水位 2.3.3各层拱圈几何参数 3.1计算公式 法向力: φ——滑移面与Ha的夹角; H——滑移面上的平均水头; 岸坡 左岸 3.2.1坝体重量W1 3.2.2抗滑岩体重量W2 3.2.3侧裂面渗透压力U1 S 3.2.5滑移面法向压力N N 3.2基本组合各项荷载计算过程 3.2.6滑移面滑移力S 3.2.7高倾角结构面反力R1 (1)拱坝水工结构总体布置,坝体应力计算成果、地质资料等; (3)以下计算适用于V型或梯形河谷的平面稳定分析; (1)基本组合:正常蓄水位+温降 (2)特殊组合:校核洪水位+温升 岩体容重: 上游水位 下游水位 备注 基本组合 左右半拱各层拱圈厚度 右岸 备注:以上数据由《ADM86程序》计算结果提供 3、计算 滑移力: 侧裂面渗透压力: 底滑面渗透压力: 高倾角结构面反力: 水平结构面反力: 总抗滑力: 抗滑稳定安全系数: N、S——法向力及滑移力; Vctgψ——梁底传来的剪力; U1、U2——高、水平结构面上的渗透压力; γ0——水容重,t/m3; L——滑移面的长度; α0——高倾角结构面的倾角; α——渗透压力系数;一般取α=0.4-0.5; c1、c2——高、水平结构面的凝聚力; f1、f2——高、水平结构面的摩擦系数; A——底部滑移面的面积。 W1 左坝端 R1 3.2.8水平结构面反力R2 R2 3.2.9总抗滑力Q K 左坝肩: 右坝肩: 岸坡 参数 f1 (4)假设基岩为一组高倾角结构面,另一组水平结构面所切割; 右坝端(1) U1 U2 3.2.4底裂面渗透压力U2

文档评论(0)

gtez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