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案例
指导思想
语文其实是一门最古老的学科,可以说,从学校产生的那一天起就有了语文课,语文课已走过了漫长的路程。在这漫漫长途中,语文课教学的用具一直都非常简单:一张嘴,一块黑板,一只粉笔,一本书足矣。是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给这门古老的学科注入了新鲜的血液。电脑和互联网的发展不仅对社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对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也给语文教学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目前,已经有不少语文教师在自己的日常教学中使用了多媒体技术,多媒体进入语文教学已成为不可否认的事实,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它还在不断地发展。
我们应该把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听、读、说、写作为语文教学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出发点。使多媒体课件尽可能地适应教学内容的需要,适应学生的需求和口味。
本案例包括以下四个部分:
作者简介
背诵指导
分析拓展
课后作业
实施过程
(上课前放片头音乐《阳关三叠》片段,营造一种温和古典的氛围,学生立刻被吸引,并陶醉其中。)
(一)导入新课
喜欢旅游吗?(大部分学生都回答“喜欢”)古人云:“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确,我们不能只钻进书堆里,成为书呆子,我们应该走出去,开阔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阅历。绍兴是一个值得一游的地方,稽山鉴水,人文荟萃,兰亭乃是其中不可不去的一个景点,今天就让我们去神游一番兰亭吧。(生笑)
(二)作者简介
1、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导游先生,{点击“作者简介”,出现了王羲之画像}(生皆惊呼,兴致很浓)于是请一生自荐简要介绍王的生平。
肯定并补充:
本文是相当出色的一篇散文,然它的光彩长期为其书法艺术的盛名所掩。{点击图片二,《兰亭集序》唐摹本}此文是王羲之用“蚕茧纸,鼠须笔”在酒醉后写成,故下笔有如神助,酒醒后再书十数次,未有及之者。论者称其“飘若浮云,矫如游龙”(点击)其中20个“之”字写法各异,犹为后人所称道。唐太宗尊之为“天下第一行书”,爱不释手,死时将真迹带入昭陵,今日我辈所见乃冯承素之摹本,是与真迹最接近的一种。(时有生惊呼,大概是长了见识之故)
(三)题解
1、请一生谈谈什么是“序”,以及其主要特点。
2、师补充。
(四)读文
1、请一生自荐朗读(生纷纷举手,颇积极)
(1)正音:癸、会、禊、湍、觞、夫、趣、曾、殇
(2)停顿:夫\人之相与,或\取诸怀抱,况\修短随化…
齐读全文(注意字音与停顿)
3、{点击分析拓展一,《古文观止》中吴楚材的评价}“当时(东晋)士大夫务清谈,鲜实效,一死生而齐彭殇,无经济大略,故(王羲之触景兴怀,俯仰若有余痛,然逸少旷达人,故(此文)于苍凉感叹之中,亦有无穷逸趣。”
4、请讨论哪些段落为苍凉感叹,哪些为无穷逸趣?(生议论纷纷,交头接耳)
5、明确并板书:
记盛会 乐
议死生 悲
(五)析文
一、无穷逸趣(段一)
1、请思考本段写了哪些内容?(生思考一会儿,有几人举手)
2、请一生回答,师引导补充:{点击“背诵指导”}
(1)、时间:“永和…岁在…暮春…”
地点:“会于...兰亭”
目的:“修禊事也”
(2)、人物:“群贤…少长…”
(3)、环境:“此地有…又有…”
(4)、活动:“引以为…一觞一咏…”
(5)、天气:“是日也…”
(6)、感受:“仰观…俯察…信可乐也”
3、兰亭聚会,可乐之事有哪些?请讨论概括(生议论之后,踊跃发言)师引导补充{点击“分析拓展二”}
同道相逢为一乐;环境幽雅为一乐;饮酒赋诗为一乐;
天气清朗为一乐;游目骋怀为一乐。
4、齐读,读出乐来(师示范关键句)。并利用“背诵指导”来指导背诵:齐背、独背(生皆兴奋,努力背诵)
5、我们也来乐一乐,(生笑){点击两下,欣赏图片“鹅池”、“兰亭”“曲水流觞”}(生惊呼,叹为观止)
6、讨论:如此盛会,为何没有音乐?(生纷纷讨论,积极回答,唇枪舌剑,形成小高潮) 师补充明确:
反映了作者的心境的恬静淡雅,兰亭宴集中没有觥筹交错、猜拳行令的喧哗,没有丝竹管弦的热闹,有的是一觞一咏、畅序幽情,且自然界各种声音已构成一曲绝美的天籁,此时人与自然已静静地融为一体,因而,无须再用人间的丝竹管弦来助兴,否则,反而显得多余、嘈杂。
7、字词质疑并解决(修禊、其次、游目骋怀、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