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4卷第7期 中医药学刊 V01.24No.7
2006年7月 CHINESEARCHIVESOFTRADITIONALCHINESEMEDlCINE Jul.2006
黄褐斑中医药临床研究述评
黄冠宇,王旭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
摘要:黄褐斑是个人容貌的皮肤病,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致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
生为褐斑,中医对本病的辨证治疗也有许多宝贵经验和独特之处,为治疗黄褐斑提供了一条安全有效的途径。
关键词:黄褐斑;临床研究
中图分类号:R758.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276(2006)07—1289—02
黄褐斑(chloasma)是一种颜面部色素沉着的色素代谢或涩或浊,不能荣予皮肤,故变生黑肝。”《外科正宗·女人
障碍性损容性皮肤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26—35岁的妇面生黧黑斑》日:“黧黑斑者,水亏不能制火,血弱不能华
女发病率达35%左右。本病对健康并无明显影响,但对许 肉,以致火燥结成斑黑,色枯不泽。”《外科大成》指出:“黧
多女性患者的心理健康造成很大的负担,其皮损主要表现 黑斑多生女子之面,由血热不华,火燥结成。”这些描述,说
为颜面部淡褐色或褐色色斑,大小不定,形态各异,边缘清 明历代医家对色素沉着性疾病有较深刻的认识。
楚或呈弥漫性。常对称分布于双颊,以后依次为两颧、口 综上所述,本病的发生与肝、脾、肾三脏相关甚密,症多
周、前额等,重者波及整个面部,有碍观瞻。随着社会的发 虚实挟杂,但血虚、血瘀是其总的病机。可因七情内伤,饮
展,人们生活水平和精神素质的提高,对美容的要求也越来 食不节,房劳过度等因素导致气廊失和,气滞血瘀至面部色
越重视了。中医对本病认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近十几年 素沉着。
来研究不断深入。 3中医治疗
1 病名考究 3.1治疗原则“苍属肝”、“黑属肾”、“黄属脾”,本病的
祖国医学对本病认识最早是《黄帝内经》,属中医“黧 发生多因脾肝肾亏虚和气滞血瘀,湿热蕴蒸气血不能上荣
黑斑”、“面风黧”、“面尘”等范畴。《内经》称其为“面尘”, 于面而发病。中医以辨证论治为基础,内外治疗相结合,治
《肘后备急方》称“鼾魏,”《诸病源候论》称:“面黑J奸”,《千 法上常以疏肝解郁,健脾化痰,滋阴益肾为治疗大法,而活
金方》称:“面底于鼾黯”,《外台秘要》称:“面肝髓”,《外科正 血化瘀消斑法始终贯穿整个治疗过程。根据临床常见虚实
宗》称:“黧黑斑”,《外科证治全书》认为黧黑斑与“面尘”、 挟杂,实者以气滞、血瘀、湿热为主,治宜疏肝解郁,行气活
“黧黑黔黯”是同病异名,《医宗金鉴》称为“黧黑鼾黯”,后 血,清热利湿,化瘀消斑为主;虚者以肝、脾、肾功能失调,气
世亦有因其颜色、形状特点而称为“褐斑”、“褐黄斑”、“蝴 血亏虚为主,治宜滋补肝肾、温阳健脾、补益气血、养颜化
蝶斑”、“孕斑”、“肝斑”等。
斑。
2病因病机 3.2辨证要点临床辨证以病因辨证和气血辨证为纲。
中医学认为本病多因情志失调,如暴怒伤肝,思虑伤
首先要辨清虚实,虚者多为肝肾阴虚,脾肾阳虚,实者多因
脾,惊恐伤肾等,皆可使气机紊乱,气滞血瘀,不能上荣于面
肝气郁结,湿热内蕴,气滞血瘀所致。本病辨证在于分清在
生为褐斑;或房劳过度,久病体弱,肝肾阴亏,水不制火,阴
肝、在脾、在肾。在肝者,除面部生有褐色斑片外,常伴有胸
虚火旺,肌肤失养。肾气不足,肾水不能上承,虚火上炎,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