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京族哈亭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08· 广西民族研究2011年第1期(总第103期) 中国京族哈亭研究’ 黄安辉 【摘要】哈亭是我国京族富有神圣色彩的民族建筑。本文将从名称由来、历史变迁、外观及布局、 管理组织及禁忌等几个方面对哈亭展开研究。 【关键词】京族;哈亭;建筑 【作者】黄安辉,北京师范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在站博士后。北京,l00875 【中图分类号】c9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54x(2011)01一0108一ocr7 iIl AResearchon of ChiIIa Zkf咖gJingNationality AIllIlli Huang rIese_arch∞its is etllnic anicleh酗a heaVenly Abstl.act:HatingJingNationality’s bu蹦in昏ne n锄e’s andtab‘Ⅺ. resource,history,appea砌ce,management Key Nationali哆;^ki昭;Building W0rds:Jing 京族是我国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同时又是一个临海而居的海洋渔业民族,主要聚居于广西壮族 自治区东兴市(县级市,由防城港市代管)江平镇管辖下的漓尾、巫头和山心三个村,人们习惯 将这三个村落称为“京族三岛”。我国京族与越南的主体民族京族是同源民族,据记载,我国的京 族最早是从越南的涂山等地迁移过来的,迄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 哈节是我国京族最隆重的民族传统节日,它承载着丰富的京族传统文化,2006年被列入我国 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哈节期间最主要的活动场所是哈亭,它集神庙和宗祠的功能于一体。 因此.研究哈亭这一具有神圣色彩的民族建筑,不仅有助于我们加深对京族传统文化的了解,同时 也有利于拓宽我国少数民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研究领域。 一、“哈亭”与“吃亭”名称之别的由来 哈节中的“哈”是京语,目前为止,国内尚未有人对它的意思作出确切的解释。但是,无论 是研究人员还是京族群众,在对“哈”的真正意思的理解上,基本上可以归结到两点: “一为 ‘吃’的意思,据此,‘哈节’即‘祭神节’(神吃)、‘乡饮节’(人吃),即祭村社保护神之节、 村社成员饮宴之节。相当于汉族地区的‘社日’的‘祭社王’、 ‘乡饮’和‘分社肉’。二为 ‘歌’、‘唱歌’的多义词,据此,‘哈节’即‘歌节’、‘唱歌节’(神听歌,人也听歌)。”【IJ 倾向于将“哈”理解为“吃”的意思的主要是山心村的京族,坚持将“哈”解读为“歌”或 ·基金项目:国家财政部经费资助项目‘中国节日志第一批试点项目‘京族哈节(编号:200印05)阶段性成果。 万方数据 民族历史与文化研究 “唱歌”的主要是灌尾和巫头两个村的京旗。正是由于人们对。哈”的意思解读存在分歧,京族三岛 的群众对哈亭的叫法也有所不同,从而出现了同样性质的建筑有两种不同名称的现象。巫头和漓尾的 京族群众使用“哈亭”的叫法;而在山心村.人们将作为哈节活动主要场所的亭子叫做“吃亭”o 亳象渤醚 图1 山心吃亭大门(黄安辉摄) 据山心村一些京族老人回忆,该村一直都用“吃亭“这一叫法.他们小时侯听长辈们说,自 从建成“吃亭”以来.就是这么叫的。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