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工程中常用三种工具酶.docVIP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一、限制性核酸内切酶(restriction endonuclease) 1.定义:凡能识别和切割双链DNA分子内特定核苷酸序列的酶,也称为限制酶(restriction enzyme,RE)。 2.类型:来自原核生物,有三种类型。 Ⅰ型:兼具甲基化修饰和ATP参与的核酸内切酶活性,随机切割。 Ⅱ型:大多能特异识别4~6个核苷酸序列(回文结构),最大识别序列为8个核苷酸,如SfiI、NotI;但有近10种Ⅱ型限制酶的识别序列为非回文结构,如SfaNI、MnlI等,Ⅱ型限制酶均可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酶。另有一些来源不同的限制酶的识别位点是相同的核苷酸序列,将这类酶特称为同工异源酶(isoschizomers)或同裂酶。同工异源酶切割产生相同的末端;有一些同工异源酶对于切割位点上的甲基化碱基的敏感性有所差别,故可用来研究DNA甲基化作用,如SmaI和XmaI;HpaII和MspI;MboI和Sau3AI是成对的同工异源酶;其中HpaII和MspI是一对同工异源酶,其识别位点是CCGG。与同工异源酶对应的一类限制酶,它们虽然来源各异,识别序列也各不相同,但都产生出相同的粘性末端,称为同尾酶(isocaudamers)。常用的限制酶BamHI、BclI、BglII、Sau3AI和XhoII就是一组同尾酶,它们切割DNA之后都形成由GATC4个核苷酸组成的粘性末端。显而易见,由同尾酶所产生的DNA片段,是能够通过其粘性末端之间的互补作用而彼此连接起来的,因此在基因克隆实验中很有用处。但必须指出,由两种同尾酶消化产生的粘性末端,重组之后所形成的序列结构再不能被原来的任何一种同尾酶所识别。 Ⅲ型:功能基本同Ⅰ型,但为特定位点切割。 三种限制酶的区别如下表所示: Ⅰ型 Ⅱ型 Ⅲ型 DNA底物 dsDNA dsDNA dsDNA 辅助因子 Mg2+,ATP,SAM Mg2+ Mg2+,ATP 识别序列 特异 特异 特异 切割位点 非特定(于识别序列前后100~1000bp范围之内) 特定(切割于识别序列之中或近处,固定位点) 特定(切割点在识别序列后25~75bp处) 与甲基化作用的关系 内切酶蛋白同时具有甲基化酶的作用 酶蛋白不具有甲基化作用 内切酶蛋白同时具有甲基化酶的作用 3.命名:第一个字母取自产生该酶的细菌属名,用大写;第二、第三个字母是该细菌的种名,用小写;第四个字母代表株。另外用罗马数字代表同一菌株中不同限制酶的编号,现在常用来表示发现的先后次序。如HindⅢ是来自Haemophilus influenzae D(嗜血流感杆菌D株第三种限制酶)。 4.切割位点和结果:限制酶位点在DNA链上是随机分布的,若识别位点为4bp,则44(256)个核苷酸可遇一个切点。若为6bp,则平均46(4096)个核苷酸才遇到一个切点。限制酶沿回文结构的对称轴切开,则产生平头末端(flush or blunt ends)如BalⅠ。多数限制酶错位切开dsDNA,产生5′ or 3′-单链互补顺序,称为5′ or 3′-粘性末端(sticky or cohesive ends),如HindⅢ、PstI。 5.反应条件: 限制酶酶切反应的影响因素如下: (1)DNA的纯度 限制酶消化DNA的反应效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使用的DNA本身的纯度。提取DNA时,蛋白质、RNA、酚、氯仿、乙醇、EDTA、SDS、高盐等都有可能抑制限制酶的活性。小量制备的DNA尤其会遇到这种问题。RNA一般不影响酶的反应速度,但它能和蛋白质发生非特异性结合,从而减少酶的有效浓度。 少量蛋白质污染不影响酶活性,但如果是Dnase污染则会导致DNA的降解,它可能来源于溶解DNA的试剂溶液或者酶解缓冲液的组分。由于Dnase的活性需要有Mg2+的存在,而在DNA的储存缓冲液中含有二价金属离子螯合剂EDTA,一般用1mmol/L EDTA溶液(TE)溶解DNA,在保存DNA的过程中因为是低温,Dnase不会有活性,一旦将DNA加入反应体系,EDTA的浓度降低,在37℃温度下反应时,Dnase的活性就会发挥出来。混杂的结合蛋白则与DNA结合,不仅会封闭酶的识别序列影响酶解,而且形成的DNA—蛋白复合物将干扰DNA的电泳行为。要避免发生这种情况,唯一的办法就是使用高纯度的DNA。为了提高限制酶对低纯度DNA的反应效率,一般采用如下4种措施: ①增加限制酶的用量,平均每微克底物DNA可高达10单位甚至更多。 ②增加酶反应体系的体积,以使潜在的抑制物被相应的稀释。 ③延长酶解反应的保温时间。 ④向反应体系中添加亚精胺(spermidine)(终浓度为1~2.5mmol/L),亚精胺与负电性的杂质结合。注意,亚精胺在4℃时会沉淀DNA,因此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