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docVIP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红斑狼疮研究进展 经中华医学会批准,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简称分会)于2010年1月起正式实施“疾病研究中心”计划。“疾病研究中心”是以某种疾病为核心,在全国范围内成立的多中心研究机构,由1~2位首席专家(及牵头单位)和中心单位(20家以内)组成,承担该疾病的系统研究、编写诊疗指南等任务,经分会常委会讨论通过,首批成立银屑病研究中心等8个全国疾病研究中心,并聘请16位相关疾病领域的教授担任首席专家。各疾病研究中心成立后,在首席专家指导下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术推广活动。经过一年的策划与准备,分会与《中华皮肤科杂志》联合推出述评专栏,本期刊登第一篇红斑狼疮研究进展。我们今后将不定期邀请各疾病研究中心撰写相关疾病的述评,加深全国皮肤性病学工作者对这些疾病的理解,提高研究热情,聚集研究力量,最终达到提升我国对这些疾病的整体研究水平的目标。需要指出的是,所有刊登的述评都仅反映当前研究水平与现状,随着时间的推移,研究处于不断深入和丰富中,因此有些观点需要随时补充。我们将在每篇述评列出执笔者的姓名及其电子邮箱,欢迎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华医学会皮肤性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学军 红斑狼疮(LE)是一种多器官、多系统受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清楚,临床表现多样,尚无根治办法。现对其研究进展及热点研究方向作如下综述。 一、流行病学 SLE在发病年龄、性别、种族、地区上差异较大。SLE患者多为青壮年,并且女性远多于男性,男女发病率之比为1:9。近期统计资料表明,各国SLE患病率有所不同,美国约52.2/10万,英国26.2/10万,澳洲土著居民63.1/10万,意大利71.0/10万,另外有色人种比白种人SLE发病率高.美国黑人的发病率是4~5/10万,而美国白人发病率是1~4/10万。我国最近几年无大范围的统计数据,局部地区统计患病率达31~70/10万。另一项调查表明,在过去40年里,SCLE发病率无明显变化,而SLE发病率有增高趋势,可能与SLE诊断标准的调整及早期诊断水平提高有关…。随着病程延长,SCLE转变为SLE的概率增大,5年内为5%,10年为10%,15年上升到15%,20年为19%,25年达25%,最终有50%的SCLE可归于SLE。近年来本病预后逐渐改善,目前SLE的5年生存率达93%,10年生存率达85%,英国一项调查显示10年生存率达92%。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随着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的发展,SLE发病机制中的易感基因、表现遗传调控及免疫应答等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不少进展。 遗传学研究:SLE具有很强的遗传倾向,其同胞患病率是一般人群患病率的20倍左右,同卵双生子发病一致率为24%~65%,而异卵双生子发病一致率仅2%~9%。因此在基因组水平寻找本病易感基因,已成为近期SLE研究的热点。易感基因可能与LE的发病、类型、严重程度、进展及受累器官相关。Graham等例统计,目前已明确与SLE相关的易感基因至少有17个,它们是:HLA-DR3、IRF5、STAT4、1TGAM、BLK.IWTGl、ATG5、TNFSF4.PTPN22、IRAKl、FCGR2A、TNFAIP3、KIAAl542、UBE2L3、PXK、HLA-DR2和BANKl。其中与HLA相关的基因有HLA-DR2、HLA-DR3,参与免疫复合物处理过程的基因有FCGR2A和ITGAM,与Toll样受体和I型干扰素通路相关的有TNFAIP3、IRAKT、IRF5、STAT4.与免疫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有PTPN22、BLK、PXK、TNIPl。Gateva等…报道,新发现5个SLE易感基因TNIPI、PRDMl、JAZFl、UHRFlBPl、IL-10,另外还有5个与其他自身免疫病相关的易感基因可能也与SLE相关,它们是InH]、CFB、CLECl6A、IL-12B和SH2B3。SLE易感基因存在人群和种族差异性。张学军等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5个与汉族人群发病密切相关的易感基因ETSI、IKZFI、RASGRP3、SLCl5A4和TNIPI,并确定4个新的易感位点7q11.23、10q1l.22、J1q23.3和16p11.2.同时证实欧洲人群发现的7个易感基因在汉族人中也同样存在,在后续研究中,该团队还发现这些易感基因与SLE临床表型之间的相关性。 (二)表观遗传学研究:表观遗传学是指DNA序列不发生变比,但基因表达却发生可遗传的改变,其机制包括DNA甲基化、纽蛋白修饰和MicroRNA修饰。研究显示,SLE患者CD4+T细胞甲基化敏感基因调控序列特定区域甲基化水平低下,导致其基因过度表达,这些基因包括CDIIa(1TGAL)、perforin(PRFl)、CD70(T

文档评论(0)

bb21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