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方山子传》课件1.ppt
方山子档案 名: 字: 号: 住址: 职业: 经济状况: 家庭背景: 传: 文体的一种。 是以记载人物事迹为主的一种文章。 本文是元丰四年(1081)苏轼被贬在黄州时为他的好友陈慥所作的一篇出色的别传 一般人物传记写作常规: 介绍人物姓氏 籍贯生卒年月、世系 生平行事 平铺、直叙 * * * * * * 方山子传 苏轼 教学目标: 1、识记本文文言实词、虚词意思,归纳文言知识点 2、认识方山子始侠后隐的行径与神情风貌 3、学习本文的写作技巧 苏轼简介? ? 苏轼(1037━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文学家,书画家,与父苏洵,弟苏辙并称“三苏”。 元丰三年(一零八零)因“乌台诗案”受诬陷被贬黄州任团练副使。在黄州四年多,曾于城东之东坡开荒种田,故自号东坡居士。 苏轼的文学作品标志着北宋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他博学多才,是著名的散文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为著名诗人,同宋代著名诗人黄庭坚并称“苏黄”,为杰出的词人,开辟了豪放词风,同杰出词人辛弃疾并称“苏辛”,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为著名书法家,同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为著名画家,工枯木竹石。此外,在农田水利,教育,音乐,医药,数学,金石,美学,烹饪等方面都有重要成就。 前十有九年 (“有”通“又” ) 犹见于眉间 (“见”通“现”,显现) 往往阳狂垢污 (“阳”通“佯”,假装) 检查预习 闾里( )遁于( )岐亭( )陈慥( )矍然( )二矢( )垢污( ) 2、通假字 1、注音 1、稍壮,折节读书,欲以此驰骋当世,然终不遇。 读课文,疏文意 驰骋: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施展抱负 遇:遇合,得到君主的重用。 2、庵居蔬食,不与世闻 庵,草屋。名词作状语。以庵为居,以蔬菜为食 年岁稍长,就改变志趣,发奋读书,想以此来驰名当代,但是一直没有得到朝廷赏识重用。 住茅屋,吃素食,不与社会各界来往。 4、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 《五柳先生传》“环堵萧然,不蔽风日。” 古今异义。古:遗留下的样式 今:死者照片或画像 3、古方山冠之遗像乎? 这不就是方山冠遗留下来的样子吗? 他的家里四壁萧条,然而他的妻子、儿女及奴仆都显出怡然自乐的样子。 6、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 色,神色。见,通“现”,显现 方山子奋力跃马独骑而出,一箭就射中了乌鹊。 5、方山子怒马独出,一发得之。 《逍遥游》“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但是一股英气勃勃的神色,依然在眉宇间显现, 省略句,使后面省了“之”。 从事,任职。 7、使从事于其间,今已显闻 这难道不是因为他有独到的体会才会这样的吗? 8、……此岂无得而然哉? 如果让他在朝中任职,到现在早就有显赫的名声了。 方 山 子: 方山子,即宋代陈慥,字季常,号方山子,别号龙邱先生。晚年隐于光州、黄州间。苏轼任凤翔签判时与其相识。 陈季常好宾客,家有歌妓。妻柳氏非常厉害并且爱忌妒,常常当着客人的面就与陈季常大闹,让他下不了台。苏东坡就写诗嘲笑陈说:“龙邱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这就是成语“河东狮吼”的来历。 陈慥 季常 方山子 光、黄间的岐亭 无业游民 赤贫 官二代、富二代 1、第一自然段介绍了什么内容? 少年——血气方刚,一身侠气 成年——折节读书,有志用世 晚年——无所遇合,遁于光、黄间 生平 生活极为清苦——庵居蔬食 徒步往来山中 不与外界交往——不与世交往 人莫识也 穿戴奇特——所著帽,方屋而高 晚年 生活 第一自然段简介方山子生平,并说明得此称号的缘由。 2、第一自然段哪句话可以看出作者与方山子有共同的遭遇? 明确:欲以此驰骋当世。 然终不遇。 3、在第二、三自然段以今昔两次邂逅作对比,指出方山子并非寻常的隐逸之辈,两次邂逅所见有何不同?从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 明确:俯而不答,仰而笑 。 因与余马上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时豪士。 4、思考:为什么方山子听了苏轼的遭遇后,表现出“俯而不答,仰而笑”的情态? 明确:这既表现了方山子对于黑暗腐败的世道的熟悉,因为他是过来人,所以见怪不惊。又极含蓄地表现了他对作者的理解、同情以及对打击诬蔑苏轼的那些奸邪小人的蔑视。所以笑过之后邀请作者住宿在自己破旧的家里,让作者自己感受远离政治的安宁。 提示:方山子的表现不是常人的表现,超乎寻常,因而作者“耸然异之”;又在其家看到萧条的景象,这使作者自然联想到少年方山子。同时,也使前后形成对比,突出方山子淡泊的心态个性。 5、作者为何“耸然异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0.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1.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2.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3.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4.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5.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16.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2.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3.doc
- 2014高考英语二轮专题复习经典提升训练:阅读理解4.doc
- 《理性之光》(岳麓版必修3).ppt
- 【2013淄博市一模】山东省淄博市2013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_理综_Word版含答案.doc
- 【2014备考】高三英语题型板块解题方法与思路精讲 专题一 听力部分.doc
- 【2014备考】高三英语题型板块解题方法与思路精讲 专题三---完型填空.doc
- 【2014备考】高三英语题型板块解题方法与思路精讲 专题二---单项填空.doc
-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 1 论雅俗共赏》同步练测(语文版,含答案解析).doc
-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 2 谈中国诗》同步练测(语文版,含答案解析).doc
-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 3 读鲁滨孙漂流记》同步练测((语文版,含答案解析).doc
- 【中学教材全解】2013-2014学年高中语文必修五《第一单元》单元检测(语文版,含答案解析).doc
- 【数学】浙江省金华一中2013届高三4月月考(理)6.doc
最近下载
- 互征关税对国内经济的影响测算.docx VIP
- 毕宝德-土地经济学简述题(整理).docx VIP
- 医院实习人员接收审批表.docx VIP
- 制冷与空调设备安装修理培训.pptx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17章 地价理论及其应用.ppt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15章 土地供给与需求.ppt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14章 土地市场概论.ppt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8章 土地财产制度概论.ppt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3章 土地分区利用.ppt VIP
- 土地经济学(第七版)毕宝德-第10章 中国现行土地使用制.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