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版】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导学案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修改革部分).docVIP

【解析版】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导学案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修改革部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解析版】2014届高三历史二轮导学案专题01 古代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选修改革部分).doc

【考纲要求】 1.梭伦改革 2.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 【考情分析】 本专题是历年高考考查的选考内容之一。从考查题型上看,以非选择题题型出现。从考查内容上看,主要集中考查梭伦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的内容、特点及其影响等。 201年高考本专题仍是重点考查的知识之一。从考查题型看,仍以非选择题为主。从考查内容上,应特别注意各国改革的异同点的比较,找出其中的共性,认识改革对社会发展的进步作用。 【知识结构】 〖变式达标〗 材料一: 财不足用于上而下已弊,兵不足威于外而敢骄于内,制度不可为万世法而日益丛杂,一切苟且,不异五代之时。---欧阳修 材料二: 宋真宗 宋仁宗 宋英宗三朝收支情况对比表 年代 收入(单位:贯) 支出(单位:贯) 宋真宗天禧五年(1021年) 15085万余 12677万余 宋仁宗皇佑元年(1049年) 12625万余 “所出无余” 宋英宗治平二年(1065年) 11613万余 13186万余 (1)材料一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3分) (2)材料二中三朝收支情况有何变化(2分)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4分) 对上述社会问题北宋进行了哪两次改革?改革的结果怎样?(5分) 【课后巩固】 材料一 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已乃立三丈之木於国都市南门,募民有能徙置北门者予十金。……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集小乡邑聚为县,置令、丞,凡三十一县。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 时民困饥流散,豪右多有占夺,(李)安世乃上疏……高祖深纳之,后均田之制起于此矣。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给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奴婢依良。丁牛一头受田三十亩,限四牛。所授之田率倍之,三易之田再倍之,以供耕作及还受之盈缩……”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二,商鞅变法和孝文帝改革在土地问题上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简要分 析采取这些措施的不同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说明两次改革“除旧布新”的形式有何不同,并指出其对历史发展所起的相同作用。(6分) 2.材料一: 其一:你们这些财物山积、丰衣足食而且有余的人,应当抑制你们贪婪的心情,压制它,使它平衡。 其二: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前面,不许它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着优势。 其三:我制定法律,无分贵贱,一视同仁。按照正义,人人各得其所。 —— 梭伦 材料二: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 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巡礼者不足多。 ——商鞅 材料三:(康有为说)泰西讲求三百年而治,日本施行三十年而强,吾中国国土之大,人民之众,变法三年可以自立,后则蒸蒸日上,富强可驾万国。 ——《戊戌变法》 材料四: 戊戌变政,首在裁官。京师闲散衙门被裁者不下十余处,连带关系,因之失职失业者将及万人,朝野震骇…… ——《梦蕉亭杂记》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梭伦改革的出发点是什么?(2分) (2)根据材料二、三,分别指出商鞅、康有为为什么能取得最高统治者支持?(3分) (3)梭伦改革和商鞅变法的性质分别是什么?两场改革对社会发展的主要作用分别是什么?(4分) (4)据材料一、四分别指出两场改革一成一败的主要原因。从中你得出什么启示?(3分) 【名师点睛】本专题在解题方法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从改革的背景说,任何改革从根本上说都是对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调整。人类社会自产生以来,改革就与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相伴而生,要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来理解改革的必然性。其次从改革的进程来看,任何一场改革都会涉及到经济关系的组合和各阶层利益的调整,因此,改革必然会遭到旧势力和旧观念的阻挠,这就决定了改革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三从改革的结果来看,改革有成有败,决定改革成败的因素有:一方面,改革是否顺应历史潮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另一方面,改革势力与反对势力之间的力量对比、政治地位的高低强弱,改革者的策略方针是否得当,否则进步的改革也会失败。 3.古今中外的改革都把移风易俗作为革新的重大举措。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0分) 材料一: 《人类文明史图鉴丛书》 材料二 明治政府颁布法令:官员礼服为西式礼服,提倡人们穿西装;为使日本人长得更高天皇下达食牛肉的敕令。欧式砖瓦建筑不断兴建;有轨马车、人力车、火车成为人们新的交通工具……。 材料三 “天下积弱之本,则必自妇人不学始” ---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dyx082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