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
闽江两大洪水对防洪堤的考验
曹宏德
(福州市水利电力局)
提要本文介绍了加固后的闽江下游防洪堤6个堤段和lO个堤段,分别在1992年7月7日和
1998年6月23日两场特大洪水中受考验时流量、水位、渗漏情况,从而说明了堤防建设和加固 :自。镯l翻爿翻。a一
的重要性,说明堤防防渗的重要意义。
关链词闽江洪水防洪堤防洪
均年迳流为620亿n,,全国列第7位。一般习惯上把闽江的竹岐以下河流称下游,水到淮安
头后又分成北港与南港,绕过南台岛后到马尾又汇合,尔后再流人海。
1952年以后党和人民政府陆续修建保护福州市及其郊县的闽江下游防洪堤,其中国营
广大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详见附图。
闽江下游防洪堤概况图
·114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
一、概况
闽江下游防洪堤经过30--40年运行,产生老化、损坏,已不适应国民经济发展需要。为
此经水利部批准,从1988年起至1999年,实施闽江下游防洪堤一、二、三期加固扩建工程,
固,二是采用射水法、高喷法、插板法等对堤基渗漏进行处理,共建防渗墙长3872lm,面积
290944m2,三是对水闸、涵洞等建筑物进行加固改造。另新建堤11.08km。
次特大洪水,也是1900年以来最大的两次大洪水,并且一次比一次大。它们考验了整个闽江
下游防洪堤。
北岸防洪堤已加固;1990年12月动工的二期工程已完成大部分,即荆溪堤、建新南堤、建新
北堤、盖山南堤,盖山北堤的堤身已加高加固到设计标准,绝大部分防渗墙也已施工,仅余
下建筑物尚未加固。以上总长5235km的6段防洪堤与其它未加固的防洪堤一起受到了1992
年7月7日洪水考验。
分堤段加高加固及防渗墙,即竹岐、上街、南屿、南通等4个堤段堤身已加加固到设计要求,
绝大多数防渗墙已建造,仅余下建筑物未加固,防浪墙未砌筑。它们再加上一、二期的6个
验。
二、1992年7月7日洪水考验
1992年7月7日闽江发生大洪水,当时足1934年闽江设立水文站以来最大的,竹岐站
的6个堤段中,除荆溪堤设计标准为50年一遇外,其余5个堤段均为百年一遇。其中一期工
程位于闽江北港北岸,二期的建新北堤、盖山北堤位于北港南岸,建新南堤、盖山南堤位于
南港北岸,荆溪堤位于闽江干流的北岸。
1.流量:设计的闽江下游百年一遇流量为35600m3/s。按当时南北港分流比求得,北港
港北岸防洪堤和建新北堤、盖山北堤当时是经受r设计的百年一遇流量的洪水考验。
2水位:同样是因闽江发生变化,不仅南北港分流比改变,而且北港受冲刷河床下切,
南港开始淤积河床上抬。所以北港虽流量达百年一遇,水位却未达百年一遇设计水位。反之,
南港水位却超过其流量相应的水位。荆溪防洪堤则受到接近设计标准的水位流量的洪水考
验。
3.渗漏情况:总的来看,6个堤段均胜利抗御了这场大洪水,没有一处发生溃堤事故,
和其余防洪堤一道为减少福州市34亿元损失作出贡献。
(1)原来渗漏严重堤段,建造防渗墙后,大洪水中安然无恙,没有险情并基本上不漏。如
·115·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市政工程分会1999年学术交流会
北港北岸的洪山土堤福机段、邦洲石堤的大公路段、电厂石堤段,闽侯荆溪的桐口横堤段、
徐家村段,建新南堤透浦段,建新北堤翁厝段盏山南堤的阳歧、六凤段,盏山北堤的江边村
段等等。当地群众反映极好。
(2)发生漏水和险情处,均为无防渗墙段,有的是当时尚未施工的严重漏水段.有的是
的98.3%。
(3)已作防渗墙段确也有极少数仍漏水的,计5处25m长,但不构成险情。该长度占已
例很小。
(4)1992年7月7H和1992年7月8
H两天还对防渗墙前后的测压管水位作了测量,
平均1.4655m,这也反映防渗墙确有防渗效果。
4.其它:1992年7月7日洪水中,闽江下游一些乡、镇村管的标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