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卷 化_r_冶金增刊(1999)
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数值研究
李向阳 张绪幸右
清华^学热能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要针对当前一些有关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不正确认识,本文从
燃烧实践出发.通过对该区域气固两相流动特性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新的炉膛出口区域
颗粒运动和浓度分布模型.并运用颗粒轨道模型和双流体模型等数值模拟方法进行了鹱
征,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锅炉,颗粒浓度分布,数值模拟
l 前 言
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上部出L]区域是联接燃烧室和分离器及尾部烟道的重要部
分,对循环流化床锅炉内的燃烧和物料循环特性起着相当大的影响作用,在此区域的
气圆两相流动特性将直接影响到分离器的设计和分离效率。同时,由于传热的需要,
CFBB炉膛的出口区域还经常要布置过热器等受热元件,因此对该区域内两相流体动
力特性的理解直接关系到对这些锅炉受热面的防磨性能的考虑。然而基于目前的研究
水乎.人们的注意力大多都集中在炉膛燃烧室内或分离系统内的两相流动特性上.而
很少有专门针对炉膛上都转折区域和水平烟道部分的流体动力特性研究。
目前对于炉顶出口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认识,已有的一些研究成果“’普遍认为颗
粒在此区域会出现气体一颗粒的分离流,颗粒撞击到炉膛项壁而在其附近浓集,从而形
成颗粒浓度沿床高呈现上浓下稀的“c”形分布(图1)。并且认为不同的出口几何结
构对颗粒在此区域的浓度分布有很大影响,通过采用合理的出口结构,源于床顶部密
度回升.可以建立和增强锅炉内物料的内循环.提高燃烧室的控温能力和燃烧效率n
床害废kn1
躅l 循环流化床锅炉出口区域颗粒浓度的“(’”珂;分布
应该看到.上述观点与化工领域对于二快速循环流化床出口约束的研究结果[2]是相
’接近的,快速床中由于床料细而均匀、气速较高,因而得出这些结论无疑是正确的。
}m疆:鼻,28书博:j研究啦.趣能二醑专业
!垫 圭塑望量!堡堑亟垡鏖堡丝些旦垦塑塾鎏鏖坌查塑塑堡里墨 一一
早期的循环床锅炉亦属快速流态化,但是随着循环流化床燃烧技术的应用和发展,人
们发现采用较高的流化速度和较高的固体浓度,给快速流化床锅炉带来了炉墙及受热
面容易磨损、锅炉整体能耗过高等问题。为了扬长避短,目前国内外许多循环床锅炉
通过燃烧实践摸索已在各方面做了不少改进,比如降低气速、增宽颗粒筛分、改善锅
炉结构等,此时炉内的气圆两相流动特性与快速流化床已有了很大差别,对其出口区
域的颗粒浓度分布也应重新审视。
2 循环流化床出口区域颗粒浓度分布的新模型
仔细分析不难看到,上述关于循环流化床锅
炉出口效应的研究大都是一些接近于快速床条件
下的实验结果,而这些在小尺度试验台上得到的
结论与大型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的实际情况有一
定差距。
我们知道,大型商用循环流化床电站锅炉的
规模尺寸是相当大的,其燃烧室的外观体积往往
是化工快速流化床(如FCC装置)的数倍到数十
倍,因而在炉室出口段,循环床锅炉有着绝对值
相当大的出口高度,这一高度往往比大多数颗粒
的减速段长度大许多。、这样一来,颗粒可以在气
流的携带下一直上冲到垂直速度为零,将颗粒的
动能转变为势能。随着减速过程的结束,重力效 图2CFBB出口区颗粒运动新模型
应的影响凸现出来,颗粒将在重力的作用下开始
向+F回落。但是总的来看,颗粒最大的减速段长度与炉膛出口高度相比仍然显得很小,
多数颗粒能够上升的最大高度也达不到炉顶,宏观上表现为颗粒在炉膛出口的下半部
分运动,而只有一些很细的颗粒才能够达到炉顶(图2)。因而颗粒在炉膛出口垂直
截面的浓度分布将会呈现上稀下浓的特点。
由此可见,在化工快速流化床中之所以有出口效应,主要是与颗粒的减速过程尚
未结束有关。化工反应器或实验室规模的循环流化床实验装置,其尺度往往比实际的
电站锅炉小许多,因而其出口附近的尺寸和空间也较小,颗粒在此区域往往减速过程
还未结束就已到达炉顶,从而与炉顶发生碰撞反射而在炉顶附近浓集,形成上浓下稀
的分布。而考虑颗粒的减速过程或碰壁效应在一个大的空间高度内将没有多大意义,
此时似乎应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一种复合碱性无铬钝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pdf VIP
- 汪曾祺《鉴赏家》课件.pptx VIP
- 2023上半年乌鲁木齐市事业单位考试《土木工程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重症监护护理技术规范与操作流程.docx VIP
- 2025款林肯航海家_用户手册驾驶指南车主车辆说明书电子版.pdf VIP
- 黑龙江公众服务平台食品许可备案用户操作手册.pdf VIP
- 论文关于校车安全问题调查报告.doc VIP
- 2015湖南长沙市天心区审计局招聘6名编外合同制工作人员简章..doc VIP
- 北京广播电视台招聘笔试真题2023.docx VIP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就业能力展示.pptx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