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探索.doc
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几点探索
单位:盐城市滨海县振东中心小学
姓名:赵 蔚 邮编:224544
摘要:新时期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寻求教学的新策略、新途径、新方式,使学生从厌倦写作文,也使自己从厌倦改作文的枷锁中解放出来。如何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一、创设习作情境,挖掘孩子内心。?二、注重语言积累,应对言语匮乏。三、练笔不拘形式,培养习作兴趣。四、改变评价方式,变批改为交流。
关键词:情境 积累 兴趣 评价
“记流水帐,语言干瘪苍白,情感迟钝虚假……”一直是农村小学生习作的通病。因此,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为了写好作文,师生都必须付出许多努力,但常常收效不大。通过《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加之自己的教学经验,认为,小学作文教学应。
如何创设情景以激发学生的习作情感呢?从以下三方面。
??? ?、活动??? 把活动引进课堂是创设习作情景激发习作情感的一种方法。因为玩是孩子的天性许多科学家小时候就是在玩中开启了探求知识的大门。把活动引进习作课堂能让学生全身心地体验到快乐,由快乐产生智慧的火花,打开情感的闸门,用笔书写心中的快乐,从而减轻了学生习作的心理负担,激发了学生表达的欲望做到“用我心思我事,用我口抒我情,用我手写我心。”
?????、实物????真实的视觉刺激能诱发人的内心情感。如成功的影视巨作,它们之所以能扣人心弦震撼人心不就是因为给人视觉上的享受吗?视觉上的冲击能激发人内心深处的“情弦”让人有话可说有感而发,这就是“情动而辞发”小学生在习作时感到无话可说正是因为心中“无情”所以“无辞”。因此在习作教学时应创设情境,把实物引进课堂让学生得到视觉上的冲击,这样他们自然就有话可说。
?????、生活????正如施建平老师所说的让作文融入学生的生活,习作不仅仅是以生活为源泉,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生活方式,是生活的一部分。邵坤老师的《放飞童年》就充分体现了这一点,邵老师在课堂上展示了许多学生生活的照片和许多精彩的瞬间,让学生喜滋滋地回顾生活当中的趣事,乐滋滋地演示游戏过程,动情地讲述自己和小动物之间的故事,所有的这些让学生感受到了生活的精彩。学生心中的那股情感的潮水自然地从笔端流而出。
????叶圣陶说过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不但著作家、文学家是这样,练习作文的小学生也是这样,小学生今天作某一篇文,其实就是综合地表现他今天以前的知识、语言、思想等方面的积累。这充分说明了积累的重要性。而我觉得,没有语言积累就没有习作素材,没有语言积累,学生作文将是茶壶里面煮饺子有货倒不出内心不能表达,内心有情有感不能抒发。所以,我们在习作的指导中,应采用各种形式,通过各种途径,让学生间接获取经验,积累语言。
? “重视文本”是新课标的要求,而且很多课文的思考练习中都出现“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摘抄好词、佳句”这样的练习,让学生在背诵时感受语言文字的优美,摘抄中积累材料。如果学生能掌握一些好词佳句就为写作做好铺垫,让他们有词可用、有话可说。
语言积累仅仅靠课内是不够的,课堂之外有万水千山,课本之外有万紫千红。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的主渠道,学生阅读量不够多,也是导致他们阅读、作文失分的一个因素每周和学生一起阅读,增加学生的词汇量课外知识和信息。天长日久,学生不仅语言表达能力增强了,而且丰富了自己的大脑仓库,这样在写作时能有丰富的内容如泉涌出。
写好文章必须有丰富的语言积累,只有语言积累丰厚了,才有可能文思如泉、笔下生花。
1、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
坚持写日记是练笔的最途径,积累的最好方式由于日记的内容很广,可写听到的可写看到的可写想到的总之,自己的喜怒哀乐都可无拘无束地表出来这样就让学生有一个自由表达的空间,也写真实的。比如:每组织学生看完一场电影,搞完一次大扫除,都可让学生把当时的情景和感受用日记的形式写出来。 、有一件事几乎是所有语文教师都感到痛苦的,那就是批改作文。“精批细改”。从错别字到布局谋篇,教师拿着红笔,就像医生拿着手术刀,对学生的文章大动干戈,把自己改得头昏眼花,把学生改得兴趣全无。这种做法,是吃力不讨好学生拿到改得面目全非的作文,他们的心情会是快乐的吗?他们能体会到写作的美好与成功吗?所以说,这种“精批细改”的做法,只会使教师无奈地重复枯燥的机械的劳动,只会。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对学生作文评价结果的呈现方式可以是书面的,可以是口头的,可以用等第表示,也可以用评语表示,还可以综合采用多种形式评价。”这是一种软化的宽松的评估要求,它使师生双方从批改的阴影中走出来。批改,本身就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审视态度,它着眼于学生的不足,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不符合新课程平等对话民主交的精神。所以,我认为,改革作文的评估方式,应把“批改”变为“交流”。教师就作文和学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XX医院三级医院评审指标数据采集系统采购需求.docx VIP
- 标准的离婚协议书电子版(2篇).doc VIP
- 肺癌患者的理疑难病历讨论.ppt VIP
- 定语从句在写作中的运用课件-高三下学期英语二轮复习专项.pptx
- 2025年中国XO白兰地酒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docx
- 定语从句在写作中的应用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一轮复习.pptx VIP
- 统编版(2024)新教材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第11课《五四运动》【优质课件】.pptx
- T_GDNAS 061─2025(成人居家鼻饲喂养护理规范).pdf
- 定语从句及其在写作中的应用专题复习课件-2024届高三英语二轮复习.pptx VIP
- 定语从句复习+课件+-2025届高三英语上学期一轮复习专项.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