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代文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先秦至两汉文学)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要求:①结合作品进行论述;②字迹工整; 答题时间:120分钟。 试 题 一、比较分析庄子散文与屈原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30分) 二、《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的论辩风格的异同表现在哪些方面。(30分) 三、鲁迅说《史记》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你如何理解这一评价?(20分) 四、分析焦仲卿、刘兰芝的艺术形象。(20分) 参考答案 一、(1)屈原、庄子浪漫主义的相同点: ①他们都是在对现实的强烈不满和对理想社会、理想人物的热烈向往的基础上孕育自己的浪漫主义精神并表现于他们的诗篇中的; ②他们都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③二者的作品都渗透了作者对现实的强烈不满 (2)屈原、庄子浪漫主义的不同点: ①浪漫主义精神上看,就感情之悲愤而言,庄子抒发的是永恒的人生之悲,是绝望的、深永的;而屈原主要表现“不遇”之怨,虽然后来绝望了,但给人的情感是执着的,强烈的。 ②屈原的作品没有对现实的批判精神,他主要批判的是:是非颠倒,蔽美称恶的统治集团,主要不满昏君和腐朽的贵放,而庄子则彻底怀疑,否定,批判了社会的一切政治状况和俗理,道德规范。 ③屈原的浪漫主义色彩有一种贵族气息,这不仅表现在《九歌》、《离骚》中的祭祀和神游场面铺排得雍容华贵,也不仅表现在他把理想的实现完全寄托在君主的明智上,甚至也不在于他时时流露出孤芳自赏的清高,而主要是指诗篇对人民苦难生活的直接反映不够,直接代表和体现劳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的成分不多;而庄子的作品则处处表现出一位民平知识分子生活的困顿,对统治阶级的极端憎恶,对下层劳动人民生活的新近熟识。《庄子》一书具有浓厚的生活情趣和人情味,可以从中闻到了泥土的气息。④屈原的浪漫主义精神较庄子而言,具有积极进取的精神,也为了自己的理想虽九死其犹未悔。在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高尚与卑鄙不可并存时,以死来维护真理,精神的纯洁性,这种执着的精神,是庄子《九歌》是非、美丑、善恶的界限。对人世采取虚无、悲观、宿命的态度所不可比拟的。 ⑤他们对中国后世文学的影响是不同的,甚至可以说,只有庄子,才是中国浪漫主义特征在浪头上的主要体现者。 ⑥对于理想的追求,屈原不外革新弊政以图富强,随着社会历史车轮的推移,这种具体的社会理想的蓝图,已逐渐暗淡下去,真正吸引人的是他对于理想的上天下地的追求精神。而庄子描述的原始自然社会的理想王国,无剥削无束缚,充满了个性自由,千百年来,作为剥削制度的对立物,却永远闪耀着异彩。 ⑦在美的人格形态上,庄子崇尚自然率真、反对后天的人工雕饰,而屈原则接受了儒家“文质彬彬”的影响,强调“内美”与“修能”的统一。这一人格修养的方式引申到艺术美,可以说屈原的审美观既强调天然本质之美,但更重视后天的人工雕饰之美,既强调内在的道德之美,又重视外在的形式之美,力求做到自然与人力,美与善的和谐统一。 ⑧屈原诗歌中的浪漫主义是积极的浪漫主义,而庄子散文中的浪漫主义多属消极的浪漫主义。 二、《荀子》《孟子》《庄子》《韩非子》的论辩风格:(1)从论辩的方法上看,《孟子》的论辩主要采用多种形式的逻辑推理方法,往往欲擒故纵,反复诘难,迂回曲折的把对方引入自己预设的结论中,如《梁惠王下》中孟子和齐宣王的对话,作者先以两个设问,使齐宣王顺着自己的思路,得出结论,而后类推,使得齐宣王陷入自我否定的结论中。 《庄子》则表现出形象诙诡的论辩风格,常以寓言代替哲学的观点阐述,用比喻,象征手法代替逻辑推理的论述,于哲理中寓言中,让读者从荒诞生动的寓言故事中去体味哲理。 《荀子》擅长论辩,也贯用逻辑推理方法,说理清晰,逻辑周密,在先秦说理散文中别具一格,如《性恶》中,“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先提出“性”两个概念,并明确界定“性”是“天之就也”。“伪”即人为,即后天通过礼义的学习而形成的道德观念,在区分了“性”“伪”之后,再进一步论辩“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矣”。及其严密的逻辑性。 《韩非子》常使用二难推理和类比推理来驳倒对方。论辩透彻,逻辑严密。 (2)论辩中修辞手法的运用也不尽相同。《荀子》使用大量的排比句法,或以韵语描写,抒情,增强了气势,调谐了音节,更富于说服力和感染力。《庄子》则运用大量的寓方故事来说理。使其更加生动形象,《孟子》常用比喻,把抽象的道理用具体生动的形象表现出来。《孟子》的比喻浅近简短而又贴切深刻,这些使论辩富于形象性,具有极大的艺术感染力。《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有强烈的时代气息和峭刻,犀利,遒劲尖锐,幽默隽永的特点,形成了他驳斥论敌,宣扬自己政治主张最有力的武器。 (3)个人在论辩中的独特风格。《荀子》在文辞中,也相互呼应,如《劝学》中“积善成德”的观点和“至人化性为伪”的观点相能,总之《荀子》文思严整,论证全面,为说服观点,层层论述,反复推理,一

文档评论(0)

bm504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