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战后日本的产业合理化与通产行政.doc
战后日本的产业合理化与通产行政
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官民、政企乃至计划和自由的关系,是任何一个国家都极为重视而又难于把握其最佳结合点的问题。在这方面,日本的经验值得研究,尤其是其在经济决策及政策运营过程中的所谓官产学结合做法更令世人瞩目。
“通产行政”一词往往被理解为通产省的行政,这一方面是因为通产省在内外商贸、产业等极为广泛的经济领域确实拥有巨大行政管理权限,同时也与日本海内外对通产省的极大关注和过分哄抬不无关系。的确,正如美国学者查默斯·约翰逊的名著《通产省与日本的奇迹》与近年由日本学者编写的大型研究丛书《通商产业政策史》所产生的巨大影响那样,通产省的行政似乎包罗了“通产行政”的全部内涵。然而从广义的观点出发,这种理解就未免失之于狭窄而过于简单化了。通产省的行政管辖领域虽然宽泛,但也不是包揽了第一产业以外的所有产业部门,除通产省外,日本政府机构中既有建设、运输等其他“条条”部门的经济省厅,又有大藏、劳动、经济企划厅等与通产政策的实施密不可分的“块块”经济省厅,其他非经济省厅也不能说与通产政策的实施毫不相干。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中都有其总战略、总政策,相对而言,通产政策就成了实现总战略及总政策的手段和方法,因而也不可能在总战略和总政策下独往独来。在通产政策的制定及推时的行政运营方面。通产省确实拥有相当广泛的权限,这一点是他部门经济省厅不能企及的,但是通产省既不是通产政策的最策者,也不是通产行政的最终责任机关,这种“最高”或“最终”的权力所在,是国会、内阁以及内阁中的有关阁僚会议。
基于上述认识,本文将首先阐述产业合理化时期通产行政的内部结构,然后通过对当时颇有影响的合理化审议会活动的考察,从一个侧面揭示通产行政的运作实态。
一 通产行政机构及其职能
战败至1949年,日本的经济体制是统制经济。在此期间,于1946年成立的经济安定本部作为一个临时政府机构,负责“制定物资生产、配给及劳务、物价、金融、运输等有关经济安定紧急措施的基本计划,并掌管各省厅事务的综合调整、监查及其推进等事务”,其权限之大遍及整个经济领域,所谓“无所不在的”、“令人闻风丧胆”的安本,被形象地喻为“经济参谋本部”。
1949年,美国政府派遣道奇到日本推行经济稳定计划,同时也揭开了统制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性转变的序幕。随着经济转入正常化,统制大幅度缓和,安总的历史使命遂告结束。1952年7月,经济安定总部改称经济审议厅。1955年7月,经济审议厅又更名为经济企划厅,但其制定计划、综合政策调整、经济调查分析的主要职能未变,并一直持续至今。
安本的盛衰,与战后日本统制经济的兴衰同步,而其转衰的过程也恰好与通产省的成立、兴盛过程相一致,其被削弱或割让的行政职权,相当部分为通产省所继承。尽管如此,在考察产业合理化时期的通产政策及通产行政时不应忘记,首先将产业合理化作为国家经济政策的一部分提上政府议事日程的是经济安定本部,在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的初期阶段;安本拥有巨大的权威性和发言权,即使在其改称经审厅和经企厅以后,它依然是一个以全局性经济政策、计划来制约影响产业合理化政策实施与行政运营的重要官厅。
通产省的前身是商工省。在1949年5月的行政机构改革中,商工省与贸易厅合并,成立通商产业省。通产省的成立,促进了对产业、贸易的一元化管理,这不仅便于制定统一的通商和产业政策,以实现“贸易立国”和“产业立国”的两大战略目标,同时也带来了通产省行政职权范围的扩张。并且,随着统制的缓和和废除,安本的权力下放乃至最终变成单纯的政策官厅,通产省的实权范围不断扩大而成为名符其实的首号“条条”经济省厅、通产政策的“领头羊”。
使通产省的职权发挥高效作用的是该省的官僚。在这支以东京大学法、经学部毕业生为主构成的官僚队伍中,不乏既懂经济、法律又有实务经验的精英,存在着大批从战前的商工省时代安然无恙地走过来的官员,他们既有市场经济管理的经验,也有战时和战后积累的统制、计划经济的智慧。当通产省刚刚成立时,更有一批从外务省和安本转来的精英加入这一队伍。
战后,在推行产业合理化政策过程中,通产省通商企业局(后改称企业局)的主要职责便是“通产省管辖事业的合理化”,“统管通产省管辖事业所需资金的斡旋及其他事业的经理事务”(通产省设置法第10条)。该局中最重要的两个课是企业课和产业资金课。
企业局的行政运营主要采取两种方式,一是自己拟定有关产业合理化的政策设想,提出具体方针、方法,再将其方案呈递给通产大臣,其中最有成效的事例是该局于1949年7月5日向省部提交的题为《关于确立企业合理化方案》的提案。在这份提案中,企业局明确提出实施合理化的三项基本方针和五大要点,其中包括建议成立合理化委员会咨询机构等内容。这是自1948年底安本在综合施策大纲案中首次提出产业合理化问题以来一份全面构筑产业合理化政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