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提问的魅力.doc
提问的魅力
——运用好提问,将事半功倍。
黄安中小 谢永安
相同的教学内容,不同的提问,效果有着差异。在北师大版十一册数学《百分数的应用(三)》的讲解中,在两个平行班我用了两种不同方式的提问,结果迥异。
六(1)班,我直接问学生:“同学们,我们应该怎样解百分数应用题?”同学们纷纷发言,怎样求百分之几,又怎样分析含百分数的句子。于是-我出示了表格如下: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35% 42% 50% 及例题,让学生讨论做法,好半天学生有说出来的,但为数不多,大部分学生不知道该从哪下手,于是这节课在学生模模糊糊中草草收场。课后反馈较差!
在另一班,我根据(1)半的情况,找出问题的症结,一、学生对百分数句理解不够;二、大部分学生不会把用字母表示数灵活运用在这里。
于是,这节课我问学生的是::“同学们,从课题我们可以看出我们要解决的应用题都含有什么?”学生回答:“百分数。”接着学生的话题我又问:“我们班的男生人数占全班的60%,你能说出他的单位“1”和关系式吗?”学生流利作答了。我又问:“如果全班有x人,那么该怎样表示男生的人数呢?”学生顿了一下,快速的说出了答案。我及时给学生一鼓励,又问:“那么,谁能说出女生占百分之几,又该怎样表示出女生的人数呢?”一个、两个、三个……同学们醒悟了。这是,我话题一转“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小康吗?”从而引出了“恩格尔系数”,后又出示了表格如下:
年份 1985年 1995年 2005年 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65% 58% 50% 其他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百分比
我首先让学生完成了表格。然后出示例题,让学生讨论。学生讨论激烈,汇报较好,课后反馈良好。
把两班的课作了对比,我震惊不已。同一节课,同一个老师,为什么是不同的结果呢?反思如下:(1)班的课,我提的问题比较空泛,入课时的提问,没有真正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造成了课堂多数学生冷场,少数学生表演。(2)班的提问,我进行了精心的设计,问题更加具体,由浅入深,问题指向背后的道理,让学生更有意义地答,在回答中更加体会理解道理,为后面进一步解决问题作铺垫,努力作到了润物无声。我感受到了提问的魅力,教育任重而道远!
怎样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课堂中的提问,或打开了学生智慧的大门;或唤醒了学生沉睡的思维;或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有了豁然开朗的明悟;或茫茫然,学生一片迷茫!什么样的提问,才算是好的提问呢?我想,有利于学生操作,有利于发展学生思维,有利于接触事物本质,有利于达到教学目标的提问才是好的提问,才是有效的提问。那么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
(一)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能提出有效的问题,首先得把握好教材内容,弄清知识点,及联系;不但要知道所然,更要知道其所以然。还得弄清学习方法,解决问题的策略。
(二)问题要具体,符合学生学习状况,结合学生的做法走向关键之处。空泛的问题,往往使学生无处着手,就做了无用功。一个个具体的问题,学生即有了着眼点,又有了思维的依托,循序渐进,学生就象上台阶一样一步一步登上了楼顶。
(三)问题要有感召和挑战性,引导学生有具体,表象走向抽象、概括。给学生一个馍,让他们自己创造性地去吃,别告诉他该怎样吃,不能怎样,也许会有奇迹发生。更不能把馍咀嚼了,问学生应该怎样下咽。
(四)问题要指向背后的道理让学生有意义的作答,能用自己的语言把道理讲解清楚。提出的问题都是为了学生更好的理解知识,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而预设的,不是随意的想到哪问到哪,使学生既有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又不会舍这而言他。
(五)提问要注意把握好时机。入课要为了解学生,激趣而问;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要为进一步分析问题,理解知识,解决问题而问;活动结束,要为表达感受,概括小结而问。
当然,只有经过不停的反思,改进,才能提高自己提问的水平,也才能更加提高自己提问的有效性。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