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领域展魅力,三尺讲台竞芬芳.doc
数学领域展魅力,三尺讲台竞芬芳
______记2012学年“荔教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
春天,到处花红柳绿,呈现一派生机盎然的景象。同样,荔湾教育新一轮课改的春风也吹遍了荔湾大地,吹进了每一位荔湾教育工作者的心田,而每年一次的“荔教杯”课堂教学竞赛给予了老师们诠释新的教学理念,展示新的教学思想,绽放个人魅力的最佳舞台。
4月24日早上八点左右,2012学年“荔教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竞赛初赛中产生的A组和B组的选手共26名分别在荔湾区华侨小学和芳村小学拉开了决赛的帷幕。这次决赛,集中在24日全天和25、26日的上午进行,比赛的形式是同课异构,比赛内容是:一年级(认识人民币——解决问题58页例7及相应练习),二年级(两位数加两位数(口算)91——92页例1及相应练习),三年级(面积和面积单位70——74(例1前)及相应练习),四年级(三角形的特性80——81页例1、2及相应练习),五年级(异分母分数加、减法110——111例1及相应练习)。
在华侨小学这个B组选手的决赛点,评委由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梁燕慈和陈耀基两位数学教研员和区内另外5名数学骨干组成,他们秉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在择优录取的基础上,选出总决赛人数的30℅为一等奖,其余均为二等奖。
4月24日这天,参赛的选手都是任教低年级的数学老师,很显然,他们的教学对象是好奇心强、活泼好动且注意力和自我约束力弱的低年级孩子。为了调动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诠释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生活、数学不分家的教学理念,达到学中玩,玩中学的愉悦课堂气氛,选手们可谓百花齐放,各领风骚:有的巧妙创设生活情境,在不知不觉中把孩子们引入了所学内容中;有的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直观、形象、生动的优势,一下子扣住了孩子们的心弦;有的以游戏闯关为载体,把数学知识的传授,数学技能的训练润物细无声地贯穿课堂始终,让孩子们在趣味中、自信中、愉悦中收获了数学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25、26日的上午,初赛中产生出来的任教中年级和高年级的数学老师同样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为我们呈现了一堂又一堂的精彩课例。
总的来看,此次“荔教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注重生活与数学的结合,关注孩子们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的培养;注重在解决数学问题中培养孩子们动手的能力;注重孩子们创新思维的训练, 让他们在探究知识中获得自信感…… 可以这么说,这次赛课给荔湾数学领域吹来了清新的空气,给听课者带来了新的思考、新的感受。
然而,美好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4月26日上午十一点左右,荔湾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梁燕慈教研员以饱含深情的语调,就高年级的异分母分数相加减的法则这个内容向在座的听课老师抛出了四个问题:“一、本节数学课的基本知识是什么?二、基本技能形成的途径是什么?三、这节课,在落实双基中积累了哪些数学活动的经验?四、在这些数学活动的经验中,感受了怎样的数学思想?”毫无疑问,本次决赛就是紧紧扣住上述问题而进行的教学探讨活动。这四个问题的提出,标志着2012学年“荔教杯”小学数学教师课堂教学竞赛决赛告一段落,同时,也给下一阶段荔湾区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指明了方向。
看,孩子们在数学王国中遨游,多认真,多专注!
撰稿:荔湾区华侨小学李彤
摄像:荔湾区华侨小学简爱兰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