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 育德.doc
文化 育德
红河州蒙自市第二小学
学校文化——文化是什么?有不同的争议和理解。台湾的龙应台说:文化是随便一个人迎面走来,他的一颦一笑,他的整体气质。学校文化也是学校整体的气质。中国教育学会会长顾明远教授认为,学校文化是学校长期积累的教育活动方式和成果的总和。我们理解为:“学校文化是一所学校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氛围、价值观、道德观和学校全体成员表现出的道德规范、做事方式、处事态度和行为方式学校德育,就是做人的教育德育是一种文化的浸润
我常常觉得对于那些名的中学来说,因为承载着众多家长的大学之梦,因此更容易引起大家的关注,而我们对这些名校的关注也更多因为他们能让更多的学生走进高一级的名校。也许不用看别的,我们就看这些中学呈现给我们的数字,就会感到激动和兴奋,感叹名校之“名”。但是,小学则不同了,一所小学怎样让别人感受到她的魅力,数字无法表示体会不到中学那种荡气回肠的激越的成功体验,但是,我总觉得一所好的小学,应该给人带来温暖和舒适的感觉,最能收获纯真而美好的师生之情,最能体验道德启蒙的至真至善。因此小学之“名”,更多因为它的内涵,她“精、气、神”。 我所说的 “精、气、神”,是指一所学校的精神气质教师应该有教师的气质,站在那里,就可以让人感觉那是一位教师。一所成功的学校也应该有其独特的气质,气质是不经间展示出的迷人风采,学校气质同样能让人感受其独特的魅力。如果说一个学校的精神无法让人,那么一个学校的气质应该在你走进它的时候就能让人沐浴其中,应该就在学校的每一个角落弥漫进入这所学校,不是进入钢筋水泥的建筑,而是进入一个充满气质和神韵的花园。只有这样的学校,才感觉是温暖而舒适的,才是有生命的。如何让的学校有自己的“精、气、神”学校环境文化应成为一位沉默而有风范的老师,起着无声胜有声的教育作用给学生一种高尚的文化享受和催人奋发向上的 ??值得强调的是,进行校园环境建设决不用来装饰或点缀“门面”,要把它作为教育的重要内容。校园环境文化建设不仅在于美化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更重要的是构筑一个博大的精神家园,积淀文化底蕴,规范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全人格。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不仅指向教师,也指向学生,教师和学生都应有终身学习的理想,都应该用自己一生高尚的言行影响他人,在学习、工作、生活等方面有诲人的能力,成为榜样。 校风 善学审问 儒雅灵性 “善学审问”既爱学习、勤学习、会学习,有思想、会思考、善反思 。“儒雅灵性”即知书答礼,文明雅致。我们二小的师生要做到举止文雅,谈吐儒雅,情趣高雅。 学风 诚学 向上 博览 “诚学”带着真诚的态度学习;“向上”即理想远大,精神向上;“博览”即多看、多学、多读、多思。 教风 善教 欣赏 博爱 “善教”即愿教、能教、会教、精教;“欣赏”用欣赏的目光看学生,不仅欣赏学生的优点,也宽容学生的不足,不仅关注优秀学生,也关注需要帮助的学生;“博爱”即以博大的情怀爱事业、爱学生、爱学校。 教育理念 和谐教育 和谐发展 和谐发展即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包括四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做人的和谐,即学会与他人、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二是学习的和谐,即以积极的态度投入到学习中去,认真学习各门功课,人文、自然、艺术各学科并重,学习与社会实践并重,学以致用,全面发展。三是身心发展的和谐,即做到体魄健壮,心理健康,人格健全。四是言行的和谐,即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语言文明,行为规范。 3、校园制度文化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纽带
学校制度文化包括培养目标,校规校纪校训、学生守则,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以及教学管理制度,校园管理制度以及奖励制度等等校园一切制度形态的东西。这种具有强制性的制度文化环境,一经学校成员的认同,不仅能促进他们良好品行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更能凝结为一种无需强制就能在代代师生中自然传承的精神文化。南开中学的容止格言是“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气象是:勿傲,勿暴,勿怠;颜色是:宜和,宜静,宜庄”,这些东西对学生穿着、仪表、举止、气质从外及里进行了规范,历经百余年,形成了南开精神。可见,良好的校园制度文化为学生在评定自己的品质、行为和人格等方面提供了内在的尺度。它使学生自觉地规范自己的行为,使之符合群体利益,符合培养目标。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学校正常的教学秩序、生活秩序和工作秩序,也有利于学生在制度的约束下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校园制度文化不仅对学生个体行为具有规范作用,而且对群体价值观也发挥有效的强化作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什么样的制度强化什么样的价值观。因此,和谐统一的、科学合理的校园制度文化,能使学校倡导的积极向上的价值观念变成可见的、可感的、现实性的因素,发挥其心理的强化作用。所以,制度文化是德育工作的纽带。应该说制度对于多数学校是健全的,而且是强大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