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礼仪教学案例.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明礼仪教学案例.doc

文明礼仪教学案例 沈妍 案例背景 古代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提出的 “不学礼,无以立”著名的教育思想家陶行知先生提出了“生活教育理论”,重视做中学,实践中养成习惯。文明礼仪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而良好礼仪习惯的养成,必须通过学生亲身体验或感受,在生活中通过多次体验感知,反复积累,才能慢慢定性,才能坚定“讲文明礼仪,守礼仪,贵坚持”的信念,最终使学生把外在的行为表现真正内化成稳定的心理品质。 案例描述 早读期间我巡查班级,看到某某脚边有一片餐巾纸,我提醒其捡掉,该生回答“老师,这不是我扔的”,见我没说话,他又重复了一遍“真的不是我扔的,为什么要我捡。”我看该生一点也没有去捡的意思,于是我就走过去捡起来,轻轻的对他说“也不是我扔的,但我可以捡起来。” 案例分析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所受的教导是“只要你好好学习,其他的你别管”,吃、穿、住、行,一切父母、爷爷、奶奶包办,没在家扫过一次地,洗过一次碗,遇到事就动嘴不动手。家庭应该是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品德,健全的人格,良好的心理素质的第一场所、重要阵地,但从孩子开始接受学校教育开始,许多父母开始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在学校的表现,一切向分看齐。家庭教育在责任、文明礼仪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失,那么在校,我们老师再不进行这方面的教育,那孩子还怎么“成人”? 教育措施 榜样的力量 就之前的案例,在学生表现为拒绝捡起身边的垃圾的时候,我们教师可以以命令的口吻要求其捡起,学生应该也会捡起,但学生这种心不甘情不愿的行为不会得到巩固,下次他将继续对脚步的垃圾视而不见。所以我作为老师,我自己捡起来。该学生看到我捡,坐着姿势明显有点一僵。下次,如再有类似的情况时,我相信这个学生可能会一边说“这不是我扔的”一边捡起脚步的垃圾。 我们身边一定有很多的榜样,这需要我们有一双发现的眼睛,一个善于记录的大脑。我们老师可以搜集学生的文明之举,以照片和文字的形式不定时的展示给我们的学生,相信通过这些身边榜样的带动,文明之举会越来越多。 文明礼仪教育 班主任老师可以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分两个环节对同学进行了文明礼仪的教育。首先是检测学生在理论知识方面的掌握情况(八礼四仪的内容介绍,校园文明礼仪的介绍等等都可以是班会课的学习内容),只有了解、知道了在校文明礼仪的知识点,才可以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礼仪教育中,加强对文明礼仪的理解。在实践礼仪中,对文明礼仪的感悟。所以第二部分是班会讨论:发现身边的文明礼仪或身边有待纠正的不文明现象。用学生自己的眼睛去观察身边的文明及不文明现象,让学生自己去评价这种现象,让学生选择你认为这种变现是否可取,若不可取那么你觉得怎样更合理。 通过一段时间的教育,可以让学生自主进行一次文明礼仪的班会,让学生主持,了解学生掌握了哪些文明礼仪。 定期考核 所谓考核,只是让学生相互间描述班级内的良好的文明习惯,或者是班级中还存在哪些不文明的现象,让学生看到身边同学的进步,了解自己还有哪些不足,从而,提高文明礼仪执行的自觉性。 案例材料: (一)班主任的八礼四仪教育: 八礼内容 “八礼”主要包括仪表之礼、餐饮之礼、言谈之礼、待人之礼、行走之礼、观赏之礼、游览之礼、仪式之礼。从生活细节入手,让未成年人易懂易学易做。 1、仪表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面容整洁、衣着得体、发型自然、仪态大方。 2、餐饮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卫生、爱惜粮食、节俭用餐、食相文雅。 3、言谈之礼:教育引导孩子用语文明、心平气和、耐心倾听、诚恳友善。 4、待人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尊敬师长、友爱伙伴、宽容礼让、诚信待人。 5、行走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遵守交规、礼让三先、扶老助弱、主动让座。 6、观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在观看文艺表演和体育比赛等场合,遵守秩序、爱护环境、专心欣赏、礼貌喝彩。 7、游览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善待景观、爱护文物、尊重民俗、恪守公德。 8、仪式之礼:教育引导未成年人讲究文明礼仪,做到按规行礼、心存敬畏、严肃庄重、尊重礼俗。 四仪内容 “四仪”主要是以7岁、10岁、14岁、18岁为重要节点,分别组织举行寓意深刻、庄重简朴的入学仪式、成长仪式、青春仪式、成人仪式,以此教育引导未成年人强化文明礼仪素养。

文档评论(0)

wsh128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