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新联想:扬帆起航.doc
新联想:扬帆起航
2005年12月21日,联想集团宣布:董事会任命威廉-J-阿梅里奥为集团总裁兼首席执行官。阿梅里奥此前在戴尔公司担任高级副总裁,兼任亚太以及日本业务总裁。一石激起千层浪,面对媒体的种种,董事长杨元庆有诸多感慨,但此刻的杨元庆似乎比一年前更加平静也更有底气。思绪又回到了一年前, 2004年12月8日,在长达13个月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之后,联想对“蓝色巨人”IBM全球PC业务的跨国收购终于尘埃落定。在经历了几年的失意与多元化的困惑之后,联想终于抓住了IBM这艘大船,正式踏上了国际化的征途。在此之前,联想已经将分散的业务重心重新转回到PC业务,并且在2003年更换品牌标识,2004年成为奥运会的官方合作伙伴,而并购则是联想国际化的加速,至于前途如何,无论是乐观,还是谨慎,甚至悲观的,喧嚣鼎沸的评议中更多的是人们的期待。
一、新联想的诞生
1984年,在世界的东方,柳传志带领的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前瞻性的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2004年时联想已然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 IBM频频“暗送秋波”,联想终于没能再无动于衷,2004年12月8日,联想集团以12.5亿美元收购IBM个人电脑事业部。收购的业务为IBM全球的台式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的全部业务,包括研发、生产、采购、销售。付出12.5亿美元是以6.5亿美元的收入和6亿美元的联想股票构成的,此外,联想还将承担IBM5亿美元的净负债。所收购的资产包括IBM所有笔记本、台式电脑业务及相关业务,包括客户、分销、经销和直销渠道;“Think”品牌及相关专利、IBM深圳合资公司(不含X系列生产线);以及位于日本和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的研发中心。
新联想目前依然是一家香港上市公司,中方股东联想控股将拥有联想集团45%左右的股份,IBM公司将拥有18.5%左右的股份,因此这次收购实质上是中美两家IT厂商战略合作行为。(见图1)新的联想集团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了“Think”商标和相关技术。而以双方2003年的销售业绩合并计算,此次并购意味着联想的PC年出货量将达到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120亿美元。在以销量而论的全球个人电脑制造商销售排名中,联想集团也将从第八跃居至第三,仅次于戴尔和惠普。
图1:并购前后的联想股权结构
二、全球PC行业分析
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竞争对手彼此实力的易位,当前国际pc市场各路诸侯将面临更大的市场和竞争压力,戴尔、惠普、新联想、宏基以及各杂牌军各自亮出杀手锏,戴尔的直销、惠普之道以及联想与IBM的战略性联姻使PC行业再度赚足眼球。此外,PC行业在经历多轮清洗之后,寡头化趋势更加明显,根据著名国际市场调查研究公司(IDC)的统计数字显示,2003全球10大PC制造商的排名依次为戴尔、惠普、IBM、富士通、东芝、宏基、NEC、联想、捷威和苹果,寡头时期的竞争态势也就将呈现新的变化。
1.市场分析
2001年全球PC市场下降四个百分点,预示着全球IT“寒冬”的来临,此后进入了整合的高峰期,行业内收购重组不断,其中惠普对康柏的收购最为典型。此外,随着CPU速度要求的停滞,PC的更新速度也大放缓。这样,PC更新时间也延长,更新频率由原来的2年延长至3到4年一次,PC使用年限的增长,更加减少了市场对新PC的实际需求。市场增长的放缓使得竞争更加激烈,价格战更是大行其道,行业趋向微利,厂商利润状况不容乐观。尽管全球PC销售额于2003年出现了反弹,但出货量仍不令人振奋。而且未来几年内的出货量同样不容乐观。
分析师认为,在2003-2005年期间,全球PC出货量的年增长率将保持在11.3%,营业额涨幅为4.7%左右。尽管如此,2006年对于PC制造商而言将是最为困难的时期,届时,PC市场需求将明显下降,而厂商间的竞争却变得更加激烈。2006-2008年间,全球PC市场将有所复苏。尽管如此,也只是略微好于2000-2002年这一段低迷的时期。微不足道的反弹不足以填饱全球PC制造商的胃口。国际数据公司(IDC)表示,2005年之后,全球PC市场仅能保持一位数的涨幅。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计,2006-2008年期间,全球PC出货量涨幅仅为8%。总而言之,在未来几年内,全球PC制造商的日子并不好过。而对联想这种放弃多元化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