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 考纲要求 1.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抗日斗争。2.新民主主义革命。 课标提示 1.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2.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史实(1937~1949年),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第15讲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知识点一 抗日战争 1.日本侵华 卢沟桥 2.全民族的抗战 	(1)旗帜:形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全国军民奋起抗战。 	(2)敌后战场     	②作用:敌后战场抗击了半数以上的侵华日军,成为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 人民战争 百团大战 南京 七三一部队 潘家峪 	(4)国外战场:为了确保_________国际交通线,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1945年初击败侵缅日军。 3.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 	(1)标志:1945年8月15日,日本帝国主义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淞沪会战 滇缅公路 知识点二 解放战争 1.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2)结果:政协协议很快被国民党撕毁,全面内战爆发 反法西斯战争 双十协定 重庆  (1)标志: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___________。 (2)进程  阶段 时间 概况 战略防御 1946年6月~1947年6月 粉碎国民党军队全面进攻和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 战略反攻 1947年6月~1948年9月 刘伯承、邓小平率解放军主力挺进_______,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战略决战 1948年9月~1949年1月 发动辽沈、_____、平津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渡江战役 1949年4月 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政府覆灭 中原解放区 大别山 淮海 南京 2.内战 3.  意义 	(1)国内,结束了中国近百年的屈辱历史,迎来了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 	(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 	(3)理论成果: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易错易误] ⊙全民族抗战≠国共两党的抗战 	全民族抗战并不单指国共两党的合作,而是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包括各族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战行为,国共两党像两面旗帜,起一个引领、带头作用。 ⊙抗战时期两个战场的关系 ⊙中共中央所在地的迁移情况 [观点术语]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初步形成,但不是正式形成,正式形成是在1937年9月国民党正式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中,虽然国民党在军事和政治地位上占主导地位,但中共始终是这一战线的倡导者和维护者,在思想路线上处于主导、核心地位。 ⊙抗战胜利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成为布雷顿森林体系和关税贸易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  ⊙抗日战争胜利后的1945年8月至1946年6月,是国共双方围绕和平、民主而进行的政治斗争时期;1946年6月国民党发动全面进攻后,才真正进入解放战争时期。 ⊙挺进大别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成为解放战争的转折点,也是近百年来中国反动势力走向灭亡的转折点。 ⊙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结束,但并不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主题 抗战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史料研读] 要点一 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的不朽丰碑——抗日战争 【注】①肯定了国民党对抗战的贡献。 【注】②说明国民党存在破坏抗战的行径。 【注】③体现了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1.史料一表明_________是全民族抗战胜利的重要保证。 	史料二体现了_____对国共合作抗日的支持。 	史料三反映了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中国的_________。 2.结合上述史料和所学知识,以抗战初期为例,评述国民党早期抗战。 	答案 抗战初期,国民党的抗战态度是值得肯定的。国民党在正面战场发动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粉碎了日本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的狂妄计划,使抗战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国共合作 美国 国际地位 抗日战争的特点及取胜的原因 (1)特点 ①抗日战争是以国共合作为基础,有组织的全民族自卫战争;中共在抗战中起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②具有双重性,既是反法西斯战争,又是民族解放斗争。 ③两个战场并存,相互配合、相互依存的关系一直贯穿始终。 ④以弱胜强。是中国人民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帝斗争的完全胜利。 ⑤最具持久性。中国是所有反法西斯战场中开始最早、结束最晚的。 [深度思考]  (2)胜利的原因 ①组织领导:国共合作,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国共两党分别开辟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共同抗敌。 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7.1-物体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8.2-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8.3-理想气体的状态方程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8.4-气体热现象的微观意义课件1-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新课标]高中物理-9.2-液体课件2-新人教版选修3-3.ppt
- [步步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1讲-两极世界的形成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步步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2讲-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和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步步高]2016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讲-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课件-新人教版必修1.ppt
- [创新设计][浙江专用]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3-1-任意角-弧度制及任意角的三角函数课件-理.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历史总复习-第16讲-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课件.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1讲-变化率与导数-导数的运算课件-理-北师大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讲-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课件-理-新人教B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2讲-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课件-理-北师大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3讲-导数的综合应用课件-理-北师大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3讲-导数的综合应用课件-理-新人教B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4讲-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课件-理-北师大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第4讲-定积分与微积分基本定理课件-理-新人教B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探究课-导数问题中的热点题型课件-理-北师大版.ppt
- [创新设计]2016届高考数学一轮复习-专题探究课-导数问题中的热点题型课件-理-新人教B版.ppt
最近下载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冠脉介入培训试题及答案.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all.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4).PSSE编程环境与语言.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6).PSSE高级功能与优化.doc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3).Python在PSSE中的应用.docx VIP
- 电力分析软件:PSSE二次开发_(24).未来电力系统趋势与PSSE的发展.docx VIP
- 既有管线保护专项施工方案(已审批).doc
- 不同人群的运动处方.pptx VIP
- 电力调度软件:PSSE二次开发_(5).PSSE案例分析与实践.docx VIP
 原创力文档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