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2人接力赛项目规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机器人2人接力赛项目规则.doc

机器人2人接力赛项目规则 一、比赛主题: 该比赛项目由两个自主运行的机器人在2.5分钟内完成2×2.5 m的接力项目。第一台机器人携带“接力棒”,从起点线出发在跑道内运行,当进入到交接区内时,将“接力棒”传递给第二台机器人,第二台机器人携带“接力棒”开始运行,直到到达终点线。 二、参赛组别 本项比赛分为小学组及中学组 三、比赛场地和环境: 1、场地示意图: 2、赛场示意图(赛场图字) 3、比赛场地规格与要求: (1)比赛跑道长cm,宽0cm的白色喷绘图纸,跑道一共分为起点线、竞速区、交接区和终点线组成。 (2)起始区和交接区大小均为30cm×40cm。 (3)接力赛的接力棒的界定为铁质的易拉罐式的接力棒,对于多少毫升大小以比赛实际为准(实际悬殊不大),大家在赛前练习的时候注意选用重量较重的铁质易拉罐即可。特别注意:必须采用有效的载体去抓取或搬取,不准采用磁铁类外加附属物在机器人身上,否则视为接力无效,没有接力区域成功接力的相应分值。 (4)机器人接力赛的接力区为对称的圆弧形,其为轴对称分布在跑道转弯的区域。 (5)在机器人2人接力赛标准场地上特别说明在起点线与终点线之间的机器人没有通过的弧形跑道区域在场地上直接去除,在示意图纸上用虚线表示,敬请注意。 4、比赛现场环境要求 机器人接力赛为室内竞赛项目,对赛场的要求一般为冷光源,低照度。无磁场干扰,但也不排除有外部的各种干扰。建议各参赛队要做好防干扰的各种准备,按规定做好热身及环境因素的测定。 四、机器人设计与器材要求: 1、机器人最大原始尺寸:长30cm,宽30cm,高不限。 2、每个参赛队比赛时将使用一个机器人去完成某一固定任务(例如:机器人接力比赛第一棒的机器人与第二棒的机器人的传感器的计算是单独分开的),机器人限定使用1个可编程处理器;马达数量不超过4个;传感器不超过3个;其它用于结构搭建的材料不限;机器人部件之间的衔接可以使用胶水、螺丝钉等材料进行固定。 3、各参赛队应对参赛机器人进行个性化设计,机身上要有明显的本队标志。 4、各代表队须自备竞赛所需的机器人套装器材,并带齐常用工具、电源接线板、转换插头等。代表队自带手提电脑。 五、比赛任务说明 1、正式比赛前熟悉场地、调整程序、调整结构等准备时间小学组为75分钟,中学组为30分钟。调整完成后,各参赛队须把参赛机器人封存至大赛组委会指定区域。 2、机器人在起始区或交接区摆放的位置,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垂直投影不得超过起始边线。 3、机器人其身体的任何一部分到达终点区即为全部任务结束。 4、机器人接力赛的机器人在运行的过程中请参照大赛机器人演示视频,机器人的所有车轮必须在两条黑线内部行驶(在跑道内部行驶),如出现机器人车轮脱离或压在黑线上超过3秒钟没有自动回到跑道内部的先警告两次,第三次出现这种情况要把机器人重新拿回起始区再重新开始,但比赛总的计时不停。再者,机器人的传感器在巡线或循迹的过程中允许偶尔出现在黑线上方的情形,但不能让机器人的某一个传感器一直沿着或在黑线上方行驶,也就是说机器人在接力赛的过程中,其车身的所有部件都在跑道之间行驶,不允许出现沿着内侧跑道行驶的情形,否则算违规处理,请各参赛队注意。请参赛对根据自己参加的相应比赛项目仔细的阅读本条规则,并结合大赛示例演示视频。 5、竞赛过程中参赛队员可以控制第一台机器人的启动,一旦机器人启动后,应让其自动运行完成规定任务,参赛队员不得再进行干预。第二台机器人必须在第一台机器人进入接力区后方能自行(动)启动(不能进行手动控制接力)。 6、第一台机器人完成相应的竞赛任务后,选手应迅速把机器人拿离跑道外侧。 7、“进入接力区”的标志是第一台机器人的任何一部分的垂直投影落在接力区内即可。 8、机器人接力赛结束的标志为机器人的接力棒必须成功的通过终点线,如果机器人通过终点线而接力棒在终点线的内侧,则视为接力不成功,得不到相应的接力分数,也没有全部的任务加分。 9、每轮次比赛中间有10分钟的结构、编程调试时间,其中不包括更换电池、更换主要的动力部件与传感器与主控制器,也就是说在整个比赛期间检录通过的机器人只是在结构零部件上有所加固或变化(在机器人尺寸界定的范围内),程序运行的完整度上允许调整变化,其余的一概不准有所更换,请注意。 10、竞赛成绩取两轮中最好成绩的方式确定比赛最终排名。 11、如果出现成绩相同的情况按最后一轮的比赛的参赛选手机器人的具体运行比赛时间来衡量,少者为优胜方。 12、竞赛期间,凡是规则中没有说明的其他事项由竞赛裁判委员会决定。 六、评分细则: F = S + C + (150-T) + B 即:总分=启动得分+交接动作分+(150-时间)+基本任务分 S:启动得分:第一台机器人采用声音启动或其他非手动控制方式的得20分,采用开关或按钮的启动方式该环节

文档评论(0)

gsgtsh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