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京青年研究》2015年第1期 青少年发展新探
“童子操刀”:潘光旦关于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人文生物学分析
刘易平卢立昕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摘要:大多数人以为,青少年反社会行为是青少年由于遗传及教育失调等而未能积极适应环境的产物。潘光旦综合生
物及文化因素,认为人的行为同时决定于自然天性与后天环境的作用。故而,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可归结为先天遗传素质不良
与后天教养环境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解决青少年反社会行为需从生育优生化、人性教育、社会机会均等化以及建构折中家
庭等方面着手。
关键词:青少年反社会人文生物学
一、童子操刀一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隐喻
(一)童子操刀:青少年反社会
1.童子操刀:潘光旦对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形象描述
青少年反社会行为就是其未能取得良好的位育能力,也即未能积极适应社会,因此“长期漠视以及侵害
他人权利”n1的反社会现象。潘光旦古为今用地引述《中庸》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而提炼
出“位育”。通俗言之,位育就是个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藉此依次实现“位”(“生物在环境里所处的位置”)
Comte)所谓的“进步”与“秩
与“育”(“生物自身的发育”)。幢1这里的位与育,其实就是孔德(August
and
order)。反之,若个人很难适应社会生活而表现出违背习俗、礼仪、法律乃至道德等
序(progress
behavior)。
方面,而偏离或危害社会秩序,甚至侵害他人,此即社会学所说的反社会行为(anti—social
潘光旦认为,自进入现代社会以来,一方面,现代社会里,缘于科技进步等的原因,人类认识、控制
万物的力量,另一方面,缘于人未能实现古希腊箴言之“认识你自己”的任务,因此不能自控,这势必导
致未能控制自控的人滥用他所宰制的外界万物的力量,其结果便是形形色色的反社会行为。当然,他并未
直接用青少年反社会行为这个词语来表述之,而是以“童子操刀”来作为青少年未能积极适应社会生活所
致的害人、害己行为的比喻。他在《童子操刀》里说:“童子操刀,其害实多。……刀本身不能发挥它的作
用,而人却有好坏之分,有适当不适当健全与不健全之分。”旧1第一,童子者,青少年也;第二,“人之好
坏之分”,就是人格健全与否,及其是否适应社会;第三,“其害实多”,即青少年未能自控而害人、害己,
从而影响社会秩序而表现出反社会行为。
收稿日期:2014—1卜10
作者简介:刘易平,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副研究员,社会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教育社会学;卢立听,中国社会科
学院研究生院农发所博士生,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农村青少年发展研究。
5
万方数据
2.失范:青少年反社会行为的表现及特征
在如今传统衰微的时代,旧式人际纽带弱化,新型人际尚未建立,因此表现诸多社会失范甚至反社会
行为现象:代际日趋加快更替背景下的“不同时代的人之间的冲突”。H1这类冲突表现于各个领域,例如,
在家庭内,青少年反叛父母,家庭关系、尤其亲子关系冷淡;再如校园暴力;而社会上青少年犯罪越来越
成为现代社会的犯罪主体等。
此外,现代青少年反社会行为也表现出不同以往的新特质。例如,以校园暴力来看,表现为少数同学
专横跋扈,而并不愿具有多少的江湖义气,在校园内外对其他同学的人格以及身体的伤害。其中,欺凌者
人格上霸道和冲动,比较自我中心,缺少同情心,倾向使用暴力。而被动欺凌者往往表现为内向懦弱、无
助而充满报复心理。因此,这种隐忍往往可能导致更大的杀戮。至于青少年犯罪,它如今已成为犯罪群体
的主要构成,并表现出带有组织性、性质恶、危害大等特征。此外,自杀是对自身生命的有意识结束,它
也是一种指向自身生命的伤害行为。其原因越来越与社会疏离有关,其结果则是家庭、社会的悲剧,并且
自杀的毁灭性激情也很可能指向他人,青少年自杀也属于反社会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方正证券-金蝶国际-0268.HK-公司深度报告-赛道+卡位+经营优化,蝶变的中国SaaS龙头.pdf VIP
- 施工机械租赁方案.pdf VIP
- 租赁设备施工服务方案.docx VIP
- 【公开课】中正朴雅——楷书对联练习与创作+课件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择性必修2+中国书画.pptx VIP
- 高中音乐试题及答案.pdf VIP
- 新生儿巨细胞病毒感染管理专家共识.pptx VIP
- 机械租赁服务方案.docx VIP
- 保利中心物业服务方案.ppt VIP
- 2025上半年软考软件设计师上午基础知识真题与答案 .pdf VIP
- 西南交通大学机械工程学院824机械原理历年考研真题汇编.ppt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