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ppt
第六章: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战略 第一节: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目标和步骤 一,“小康”,“大同”:中国人的世代梦想 民亦劳止,汔可小康; 民亦劳止,汔可小休; 民亦劳止,汔可小息。 --《诗经》 孔子的梦想 大同社会: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是为大同 孔子的梦想 小康社会: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壑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 孔子的梦想 可见,在他看来,小康社会是: 1,私有制,劳动不再是自觉的而成为谋生手段; 2,改公天下为家天下; 3,人们生活不太安宁和平,礼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工具。 所谓小康就是人类刚刚迈入私有制时代,一个靠礼仪等儒家法制和道德规范来维持秩序的社会 康有为的<<大同书>> 据乱世 升平世(小康社会) 太平世(大同社会) 康有为的<<大同书>> 孙中山的“天下为公” “所谓小康社会,就是虽不富裕,但日子好过。” --1984 邓小平的小康社会即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前提下的现代化,称之为中国式的现代化。 2,三步走战略 第一步 1981—1990 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温饱问题; 第二步 1991—2000 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第三步 到下世纪中叶国民生产总值再翻两番,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 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3,三步走的重点 农业、能源、交通 三,全面小康与新的“三步走” “我们是否已经小康?” 恩格尔系数(%) =食品支出总额/家庭或个人消费支出总额 59%为贫困, 50-59%为温饱, 40-50%为小康, 30-40%为富裕 2001年城镇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为37.9%,与美国、日本大致相当,略低于法国和英国。 可见,我国已经步入小康社会。 1,低水平的小康; 2000年,中国人均GDP只占日本人均GDP的2.3%! 2,不全面的小康; 生存性消费得到满足,发展性消费还没有得到有效满足; 环境质量有待提高; 精神生活还需丰富; 3,发展不平衡的小康 西部12省,面积占全国的 71%,而GDP只占全国的 18%。 广东人均GDP是贵州的5倍, 上海人均GDP是西安的5倍。 “二十一世纪头二十年,对我国来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国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根据十五大提出的到2010年、建党一百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使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理加殷实。” --江泽民 我们必须要建设一个全面小康的社会。党的十五大制定了新的三步走战略,以丰富原有的战略的第三步。 第一个十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再经过十年努力,到建党一百年时,使国民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 更加完善 到下世纪中叶建国一百 周年时,基本实现现代 化,建成富强、民主、 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节: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 一,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三,改变城乡两元结构,繁荣农村经济 四,实施西部大开发 五,科教兴国 六,可持续发展 一,走新型工业化之路 (一)我们离工业化还有多远? 工业化的标准: 农业产值占GDP比重必须降到15%以下 农业人口占全部人数比重降到20%以下 城镇人口上升到60%以上 到2001年至 我国第一、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分别为15%;51%;34%。 农业就业人口3.65亿,占全部就业人口50% 城镇人中比重为37.66% 工业化我们任重道远! (二)发达国家的工业化之路 先工业化后信息化 粗放型或者资源消耗型的发展之路 先污染后治理之路 (三)中国新型工业化之路的特点 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 2,强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强调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 3,强调工业发展要有利于农业劳动力持续转移和城镇化程度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力资源优势的发挥 ; 4,发挥后发优势,破除资本主义工业化国家中出现的技术瓶颈、资金瓶颈、和市场瓶颈。 二,推动产业结构优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销售人员营销心态.ppt VIP
- 简单劳务派遣合同范本模板(2024版).docx VIP
- 铁路桥梁预应力管道自动压浆系统.pdf
- 麻醉学发展史(1).pptx
- 2025年高考语文复习新题速递之非连续性文本阅读(2025年4月).docx VIP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电子教案 1-2 旅行社概述2.docx VIP
- 广东省深圳市2024—2025学年下学期八年级期末数学试卷.pdf
- 大学生劳动就业法律问题解读 智慧树 知到答案.docx VIP
- 《旅行社经营与管理》电子教案 1-1 旅行社概述1.docx VIP
- 2025年河北唐山曹妃甸区招聘社区工作者183人笔试备考题库及答案解析.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