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文艺研究 圆园14年第 1期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
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康保成
内容提要 嘉靖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1920年被叶恭绰从伦敦携回中土后,曾以徐世昌的名义存放在天津一家
银行的保险柜里,徐氏去世后重归叶。1941年叶氏在香港参与抢救民族文献,将此书归入中央图书馆寄存在港的大批
善本古籍中。香港沦陷,此书被劫往日本,抗战胜利后重回南京。1948年此书随“央图”迁往台湾,1957年即在台北“央
图”的善本书目中著录,1962年收入杨家骆主持影印的《永乐大典》。此书直到2009年方才被“再发现”,其主要原因是
两岸分治,其次也和学术界搜求不广有关。
关键 词 永乐大典 戏文三种 再发现 海峡两岸 学术交流
一
在许多人的记忆中,嘉靖本《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即通常所说的《永乐大典戏文三
种》)早已不在人间。1979年10月,南戏研究权威钱南扬的名著《永乐大典戏文三种校注》由北
京中华书局出版。钱南扬在此书的《前言》中说:
此书已流出国外,一九二茵年,叶玉甫(恭绰)先生游欧,从伦敦一小古玩肆中购回来
的,一直放在天津某银行保险库中。抗战胜利之后,此书遂不知下落。现在流传的仅几种
钞本,及根据钞本的翻印本,可惜见不到原书了。淤
众所周知,《永乐大典》原书即永乐年间的正本早在明末已从人间神秘消失,故钱南扬所说的
“此书”、“原书”均指嘉靖年间所钞的副本。钱南扬是抗战前少数目睹过嘉靖本的学者之一,他
的《宋元南戏百一录》刊于1934年的《燕京学报》专号之九,正文前即附有珂罗版影印的嘉靖本
90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
《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首页。钱南扬说原书抗战后“不知下落”、“见不到原书”,这让人感到
既遗憾又无奈。20世纪80年代末,业师王季思主编《全元戏曲》,我受命担任“戏文三种”的整理
②
工作,只能以《古本戏曲丛刊》收录的仿钞本的影印本为底本 。
然而,在钱南扬的《校注》出版整整三十年之后,2009年11月21日至22日,在南京举办的
“南戏国际学术研讨会暨钱南扬先生诞辰110周年纪念会”上,台湾嘉义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汪
天成所宣读的论文道出了一个惊人的发现:嘉靖钞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尚完好地保存在台
北“国家图书馆”中。这一消息,不仅当即在海峡两岸古代戏曲、古代文学研究者中激起了强烈
③
反响,也引起了关心《永乐大典》命运的文献学家和普通读者的热切关注 。
2010年下半年,我在台湾任教期间,受邀到嘉义大学演讲,汪天成慨然以嘉靖本《永乐大
典戏文三种》影印件相赠。最近,我有幸再到台北,除在“国家图书馆”睹嘉靖钞本真容之外,还
获赠了汪天成提供的嘉靖本《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电子扫描版(朱墨两色)。承老友孙玫教
授告知,他在看到嘉靖本时,深深为《永乐大典》原本的“皇家气派”所折服,笔者颇有同感。《永
乐大典》原书全幅35.3×24公分。人工绘制的朱色双边、版心、鱼尾、象鼻。朱色书写的书目和圈
点。首页书眉,钤有两枚朱色藏书印章,一枚为“国立中/央图书/馆考藏”朱文方印,一枚为“管
理中英庚/款董事会保/存文献之章”朱文长方印。这一切,完全颠覆了以往看缩小影印本的印
象。令人欣喜的是,书内还夹有叶恭绰亲笔题签:“永乐大典二册戏职民国九年得于伦敦遐
庵。”“遐庵”是叶恭绰的号。显然,《戏文三种》是和叶氏同时发现并购买的另一册《永乐大典》
(即卷二○四七八、二○四七九“职”字一册)放在一起的。
至此可以确认,嘉靖本《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并未消失,而是完好无损地保存在台北。然
而,为什么在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大陆学术界对这一消息竟然一无所知?嘉靖本《戏文三种》
究竟如何去了台湾?从北京到伦敦再到台北,这中间发生了多少鲜为人知的故事?牵动了多少
和国家、民族、个人命运有关的事?一番探索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2025年执业药师之西药学专业一模考预测题库(夺冠系列).docx VIP
- ISO 15614-13 2023 金属材料焊接工艺规程及评定 电阻对焊和闪光焊(中文版).pdf
- 过敏性休克抢救指南2025版.docx
- 扩张型心肌病的护理查房课件.pptx VIP
- 第一章 食品工艺学导论.ppt VIP
- 系统性红斑狼疮(共44张PPT).pptx VIP
- 3.1 标志设计 (课件)人教版七年级美术上册.pptx VIP
- genesis2000脚本编写,Perl╱TK常见问答中文版.pdf VIP
- 2024《广西农产品电商物流SWOT-PEST分析及发展策略研究(数据图表论文)》16000字.docx VIP
- 剑桥国际少儿英语KB1第1-12单元文本-(英汉版).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