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doc
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十种境界
课堂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阵地,课堂上师生这个共同体在互动中得以发展。 课堂是教师最好的练功台,教师在课堂上发展了学生,也必然发展自己。 教育的目的是塑人,塑造有健全人格、公民素养、担当情怀、奉献精神的大写之真人。 教学即创造,课堂教学是创造艺术。教师要善于用爱心和智慧打造塑人的课堂。引导学生以“有限”课堂为发端,发展“无限思考力和创造力”,为未来终生学习奠定基础,从而让语文真正站起来,活起来。我认为理想的语文课堂应有10种境界: 1.浸透教育爱、师爱。 缺乏爱的课堂,是遗憾的课堂,是缺失的课堂,是没有生命的课堂。有爱才有智慧,有爱才有灵性,有爱才有活力。 大爱要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个细节,至爱要渗透到内心深处,博爱要关注到每个学生,最好的爱莫过于对学习主体——学生的尊重。 每个班级总有少数学生的思维呈潜藏状态,这些学生的心里同样蕴藏着思维潜能,他们心灵深处都有一片有待开垦的“处女地”。课堂上,教师的语言,可以成为萌发学生思维的春风,也可以成为凋零学生思维的秋霜。机智的一语点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如久壅顿开的泉水汩汩流淌;一句轻声的责备,也可以熄灭学生思维的火苗。 教师启发调动学生思维时,往往会在有些学生身上“卡壳”。因此更需要教师善于用真爱和睿智的目光,去发现他们一丝一毫的表达欲望,爱护他们一闪一烁的思考,点亮他们一星一点的思维火花,即使一时“启而不发”、“调而不动”,也要耐心地等待。 有一次我上公开课,教学《皇帝的新装》。一位同学回答“故事结尾为什么让一个孩子来戳穿谎言”的问题,说了一半,忽然讲不出来了,其他同学“刷”地都举手抢答,我亲切地微笑着对大家说:“我相信他一定能答出来,请等他一分钟。”等一分钟,是艺术,是对学生思维积极性、自尊心的保护,是师爱。在60次时钟的“嘀嗒”声中,终于爆出了思维的火花:这位同学不仅圆满地回答了问题,而且讲得很精彩。课后有人提醒我说:“你当着800位听课老师的面,说孩子一定能答出来,万一答不出来,你怎么下台?真为你捏把汗。”我说,这是基于我平时对这位学生语文水平、思维能力的了解,我是成竹在胸,即使冒点险,为了保护孩子的学习积极性也值得。这叫“有失有得”。 2.蕴含丰富多彩。 有教育机智的教师总是善于精心设计每一堂课,巧妙安排每一个教学环节,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增大教学容量,提高文本的文化含量,使课堂教学的蕴含充实而丰富多彩。课堂教学充实丰富,并不意味着教学内容的多多益善。有时,适当减少内容,反而使教学更加厚重;充实丰富,也不意味着教学环节的繁复。有时,简单的几个步骤却使得教学越发灵动;充实丰富,也不等于教学手段的多样与时髦。有时,最朴素最古老的方法也能使教学效果不同凡响:这就是教学艺术的辩证法。 课文《一双手》明白如话,文章表面的意思孩子一读就懂,看不出内涵的深意和高明的表达技巧。按照一般的教法,就像师生共饮一杯白开水。我教《一双手》先后设计了三个情境。使课堂丰富起来。 情境一:抓外部特征。用老松木喻文中主人公张迎善的手的主要特征:粗一老一硬一干一色深一厚。让学生用自己的眼去看,用自己的感官去感受那手指是如何的“粗”,如何的“干”,从而联想到这位劳动模范几十年如一日植树的艰辛。这样的感受,一定要比单纯的抽象概括丰富得多,细腻得多。 情境二:妙用一把尺子。讲张迎善的手“大”,作者用了长、宽、厚的一组数字,在引导学生体会课文运用数字的作用之后,我设计了比手大小的环节:让学生用尺子量自己手的长、宽、厚,与张迎善的“大”手作比较。这个体味“大”的过程,把学生从惯常的概括之中拉回来,让他们认识到简单的概括不能使事物丰满,只有具体、具象,才能丰满。通过量自己的手,使一个看来非常空泛的“大”字,顿时鲜活生动起来,显露了文中用字的精妙。 情境三:咀嚼一个“裹”宇。我引导学生从“裹”字体会张迎善的手大。我对学生说:“同桌的同学互相裹一裹手,看能不能裹起来?体会一下这个‘裹’字用得好不好?” 学生说:“裹不起来。”“突出了手的大。” 我问:“可不可以把‘裹’字换成‘包’字?” 有个学生说:“不能,因为‘裹’字前面有‘紧紧’二字,‘裹’在这里不仅表示手大,还表示力气大和热情,用‘包’字就失去了这些含义。”师生对“裹”字的探讨,与作者不谋而合。 这里用的是从直观读出具象的方法;在读书的过程中,通过还原“裹”、“紧紧”这些平凡词语的真实情境,使学生真切感受到了张迎善的手是如何的“大”! 这便是使课堂教学充实丰富起来的关键:从课文中拎出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的语句,然后布设情境,引导学生体会这些词语所蕴含的丰富的意义与情味,而不是那种泯灭印象的概括。这里隐含着通常所说的由过程走向结果的理念。三个情境把白开水烧得沸腾起来,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ISO27001 2022版内审全套资料(内审计划+检查表+审核报告等).doc
- fidic99版新红皮书中英文双语对照版.docx VIP
- 钢板弹簧设计计算程序Ver1.0-20070405.xls VIP
- 区块链产业学院建设思路与规划.pptx VIP
- 建筑外门窗气密、水密、抗风压性能分级(1).doc VIP
- 读本低年级 第2讲《一心跟着共产党》第二课时《党和人民心连心》教学课件.pptx VIP
- 数控车床高级工理论考试题库(含答案).docx VIP
- 《WPS Office办公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项目8 WPS Office App文档的基本应用.ppt VIP
- 《WPS Office办公应用案例教程》教学课件 项目9 WPS Office App表格和演示文稿的应用.ppt VIP
- 通用质量特性工作计划-模板.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