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藏书楼建筑保护思想研究.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6 0 3 明清时期藏书楼建筑保护思想研究 王 蕾 摘要明清时期是中国古代藏书事业与藏书思想发展集大成时期,藏书楼建筑注重对藏书的保护,蕴含了丰富的保护 思想。本文重点举以天一阁、四库七阁及福厚堂藏书楼为例,从明清时期藏书楼的建筑模式、建筑选址、通风设计、书库 布局与防护等方面对古代藏书楼建筑的保护观念与思想进行了深入的总结和评析。 关键词 清代;藏书建筑;藏书保护;藏书思想 分类号G258.91 inthe ofChineseancient areabundantideas library Abstractand isfl ofa expression librarytheory.There MingQ哑Dynastyperiodcomprehensive Ge as thesissulTlsthe selection,ventilation architectures TianYiGe.SiKuQi andFuHouTang up designpatterns,site design.Taking examples,the in characteristicsandconservationof architectures design.architectural ideologylibrary QingDynasty. architecture;Collectionconservation;Librarytheory KeywordsQingDynasty;Library ClassNumber G258.9】 我国古代藏书的保存与保护工作是藏书流传 籍藏之于石室金匮的先秦传统。汉代官府藏书有 和利用的重要前提。在古代,地震、洪水等自然灾 石渠阁、天禄阁、兰台等处,其中石渠阁以渠导水, 害对藏书造成损害现象并不经常发生,即使发生 意在防火。《三辅黄图》云:“石渠阁,萧何造,其下 也时常不可抗拒。然火灾、盗窃等人为灾害,以及 礁石为渠以导水,若今御沟,因为阁名。所藏入关 霉变、虫患、鼠啮等日常环境因素导致的藏书损害 所得秦之图籍;至于成帝,又于此藏秘书焉。--[6]石 则时常发生,且影响广泛,具有一定的可控性,因 渠阁以渠导水以防火颇为后世所推崇。 此古代藏书保存与保护实践更加注重防火、防潮、 “石室金匮”之建筑保存与保护观念对中国古 防虫、防盗等措施。在古代藏书保护实践中,由于 代藏书建筑发展的影响深远,其中尤以明皇史残 藏书楼的建筑模式、选址、结构、材料、环境与布局 最具代表性。明弘治五年(1492),大学士丘溶上 等直接关系到藏书的防火、防水、防潮、防盗等藏 疏朝廷建议建造皇史宸,他言: 书保存与保护的功效,因此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 自古帝王藏国史于金匮石室之中,盖以金石 之为物,坚固耐久非土木比,又能扦格水火使不为 1 t筑结构 患。有天下者断石以为室,锢金以为匮,凡国家有 秘密之记、精微之言,与凡典章事迹,可以贻谋传 1.1 砖石结构 远者莫不收其中,以防意外之虞。[7] 我国古

文档评论(0)

朱海龙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