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阅读、终生学习与图书馆.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经典阅读、终生学习与图书馆.doc

经典阅读、终生学习与图书馆 李慧香 (太原师范学院图书馆,山西太原030012) 摘要:应试教学造成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阅读的缺失,在进入高校后,必须坚持以经典阅读加以弥补, 并且以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为终生学习奠定基础。 关键词:阅读;经典阅读;阅读习惯;终生学习与图书馆 中图分类号:62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一1680 (2011) 02一0080一03 学习是人类求生的一种本能,也是对既往生存 经验的一种获得方式。学习当然有多个方面,不止 十读书,但对十在校学生来说,读书应当是一个重要 方面。 1令人堪忧的阅读现状 一般认为,小学高年级至整个中学阶段,是养成 读书习惯的最佳时一期,是智能潜力获得全面发展的 时一期,如果引导正确,将为终生阅读奠定坚实基础, 并最后使“终生教育”的实现成为可能。所谓“正确 引导”,即是使学生个人多样的阅读兴趣和知识兴 奋点得到充分发掘和展示,从而开始认识自身和自 身的文化取向。这是一种确切无疑的人文关怀。这 个任务的承担者一当为老师和图书馆,教师应在书目 的选择和辅导方面提供帮助,图书馆也应在库藏和 服务方面提供可能。为了实现这一要求,国家教育 部2003年5月曾编辑出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 书”,目标是“提高中小学生的语文素质,增强语文 课程的现代意识,大力推进新型的学习方式”。其 中小学8种,初中15种,高中35种(内含小学知识 读物一种,初高、中‘导读’各一种),共60种,继之 又有“大学生必读”书目推出100部,限十“高等学 校中文系本科令业阅读”,而其他系科令业则未见。 据笔者一了解,现实的阅读情况是:小学略好,初 中较差,高中最差;对十高中必读书目,普遍的回答 是“没有读”。这里有一份对己进入高校中文令业 三年级学生“最喜爱期刊”的问卷调查,被调查的39 人中,经常关注“人大报刊复印令题资料”的有6人 (其中含关注令业期刊如《文学评论》、《中国语文》 等),其他多数则喜读《女友》、《电影画报》等商业化 刊物,而这些刊物并不在图书馆订阅之列。己进入 令业学习三年级的学生,毕业论文的写作己经迫在 眉捷,掌握相关学术论题最新信息实属必要,而期刊 阅读的选择却如此糟糕!更令人忧心的是,中文令 业的学习出现的一种新倾向:以观看影视取代文本 阅读,以“影评”取代“书评”,与令业取向南辕北辙! 多数进入高校后学生的状态是“总算松了口气!”, 以中文令业为例,男生多数读几本金庸,女生则随意 看几本外国小说。这几乎就是他们的基本阅读现 状。 事情之所以弄成这种局面,是因为“应试教学” 导致的对升学率的疯狂追求,如同达摩克利斯剑,在 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悬诸头顶,把“升学”作为唯一目 标,一套僵化的“应试系统土程”己成铁律。任你天 大才情,任你超人智力,没有逐级毕业证书,体想升 入高校。教师、家长为此禅精竭虑,吞食学生所有课 余时一间,排除一切与考试无关的学习内容,全力以 赴,直奔“升学”这唯一目标。校方施加的压力,教 育行政部门的排序,教师之间的竟争,家长之间的攀 比,形成一种强大的无从抗拒的压力。有一所中学 在开学伊始,挂出大横幅“今年本校高考升学率 98% ! ,招徕炫耀之意可见一斑。在炫耀张扬之 下,是那些如牛负重般挣扎在“升学”羊肠小道上的 孩子们。其“如牛负重”之“挣扎”状态为:高中三年 课程两年(至多两年半)匆匆而过,剩余时一间全部用 来“练兵”,—奋战其厚盈尺花样翻新的“模拟考 题”,准备应试。精神紧张达十极点!在这种情况 下,图书馆成了摆设,根本没有发挥作用的可能。 所有自由阅读的时一间、空间被剥夺殆尽,导致前 述高校学生令人堪忧的阅读现状,实属基础教育阶 段“应试教育”的必然恶果。2经典是阅读首选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有良知的高校图书馆土作 者一和高校教师,应当有勇气承担起这一并不轻松的 任务。首先是在阅读导向上树立标杆,给以指导。 人生有涯而知识无涯,善十选择的读者一,可以在 人生的道路上“御风而行”;反之,即使手不释卷,也 只能泛泛而过。为此,书目的选择,即“读什么”的 问题便成第一要义。首先当然是“经典著作”。经 典阅读的结品不断熏陶,使得人类共有的智慧和灵 魂在自己身上得到了延续。对十阅读的养成“经 典”当为首选。 书目的开列。上世纪初以来,限十“国学令业” 的,就有梁启超、鲁迅、黄侃等人所出之最低限度书 目。今天看来,或限十令业之囿,或与发展了的时一代 不合。1998年,北京大学百年校庆时一,哲学系54位 学有成就的教授郑重审读书目,推出“应读书目30 种’:《周易》、《诗经》、《老子》、《论语》、《孙子兵 澎 ,《孟子》、《庄子》、《史记》、《坛经》、《古文观 1}) ,《唐诗三

文档评论(0)

leiyb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