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婚姻、家庭与亲属制度3,西方古代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制度,婚姻家庭法律制度,外国的婚姻家庭制度,美国现代婚姻家庭制度,亲属回避制度,银行亲属回避制度,婚姻法直系亲属,亲属制度
女子的“四高”要求 个子高 才华高 职业高 工资高 某些男子的“三心牌”标准 看见了“恶心” 提起来“伤心” 留在家里“放心” 3、拜金主义 婚姻中的拜金主义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是不尽相同的。 在中国的汉代拜金主义在婚姻中就表现出来 魏晋以后,强调门第高低,婚姻愈发抬高价格 现代中国有许多说法 70年代:“三转一响” 80年代:“三金狗”、“四十八条腿” 90年代后:“三子” 有些少数民族古代婚姻“论财”也相当严重 苗族的“身价钱” 满族的“小定”与“大定” 蒙古族的“九字数” 二、贞操观念 从贞操的历史演变看,秦始皇是较早提倡贞操的人。 他为巴蜀寡妇筑“女怀清台”,并在会稽刻石中提倡贞操: “有子而嫁,倍死不贞,防隔内外,禁止淫佚,男女洁诚”。 有人认为,中国的贞操观念的演变,大致分为三个时期: 春秋至宋以前—贞操观念形成及广泛化的时代 宋至明——贞操观念急剧转变及严格化的时代 清——贞操观念宗教化的绝顶时代 (一)严守贞节 宋代理学家程颐: “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浙江石浦林家之女与名医张竹汀人命事件。 傣族未婚青年男女相处,有“只准动口不动手”的不成文规定。 广东新娘回门携带“金猪”的习俗 (二)从一而终 “从一而终”的说法在历史上起源较早 《序卦传》云: “夫妇之道,不可以不久也,故授之以恒” 《礼记·郊特牲》云: “壹与之齐,终身不改,故夫死不嫁” 隋代规定:九品以上妻和五品以上妾不得再醮 宋代开始表彰节妇 元代、明代提倡和奖励贞节 到清代中期,一度不仅婚后丧夫者不许改嫁,即便订婚尚未成亲而男方丧亡者也不许另配 课堂讨论问题之一 “严守贞节”、“从一而终”说明了什么? 白居易在《妇人苦》诗中说妇女守节是妇人苦的一个重要原因,并认为守节是不平等的事 人言夫妇亲,义合如一身, 及至生死际,何曾苦乐均。 妇人一丧夫,终身守寡孓, 有如林中竹,忽被风吹折, 一折不重生,枯身犹抱节。 男儿若丧妇,能不暂伤情, 应似门前柳,逢春易发荣, 风吹一枝折,还有一枝生。 为君委屈言,愿君再三听, 须知妇人苦,从此莫相轻。 壮族:“伞下寡” “ 鸢鸯寡” “断桥寡” 三、生育观念 在生育观念中,最能体现中国婚姻文化特色的是子嗣观念,即重视男孩,具体表现在: 一、多子多福 中国传统家庭伦理崇尚子孙满堂,人丁兴旺。 “有子万事足” “早养儿早得福” 中国有“螽斯延庆”的吉语 “七子团圆” 唐代名臣郭子仪的“七子八婿”,千百年来令人羡慕 康熙年间,江南某府吏郑某18岁结婚,每年一胎双胞,至36岁时共有子女36人,被视为“福星高照”、“盛世瑞祥” 俄罗斯生子多的母亲成为“英雄的母亲” 汉族女子嫁妆里的: “红枣”、“莲子” “柏子仁”、“花生” (二)传宗接代 《礼记·昏义》载: “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 为了生子以传宗接代,在中国历史上甚至有高龄九十岁还纳妾的。 《太平御览》云: “陈留有富室公,年九十无子,取田家女为妾” 寡妇守节固然重要,但传宗接代更重要,所以寡妇为了养子以传宗接代可以失节。 六、婚姻礼俗 婚姻礼俗既包括礼,也包括俗,两者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一般而言,礼侧重于制度与理念,主要实行于社会上层,而俗侧重于生活与实践,主要实行于社会下层,但这只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中国婚姻礼俗分为婚前礼俗、正婚礼俗、婚后礼俗和婚姻杂俗 (一)婚前礼俗 中国的婚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