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哈佛就要“独一无二”.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关于哈佛就要“独一无二”.doc

总第12期 进了牛津才知道 宋浩都知道牛津大学多么伟大:诞生了26个首相、250个世界级的领导人、47个诺贝尔奖的获得者……但它和竞争者剑桥之间的锱铢必较,又使我感到了它的渺小。牛津大学很古老,拥有八百年的历史;同时却那么现代,它有世界上最年轻的商学院,有英国大陆最完美的硅谷式创业园区。它很傲慢,超级傲慢,斩钉截铁地拒绝布莱尔的儿子入学;但当它乞求微软一千万美元赞助的时候,校长彭定康竟然是谄媚地微笑…… 看到了如此多的矛盾之后,我的心理也经历了另一种失衡。去牛津之前,我非常自信:我曾经教过20万之多的学生,我的词汇量有5万之巨,我考过注册会计师,我曾经创办过自己的公司,我睹了“新东方”从中关村二小那个不起眼的角落,飞速发展到今天具有7.8亿营业额的超级培训大鳄。到了牛津,我却逐渐感到自卑。虽然我毕业于中国科学院,虽然我曾经参与过袁降平先生的水稻克隆,但当我随意翻阅班上同学的简历时,我发现再不能提种水稻的事情了:来自美国的同学不是哈佛耶鲁,就是斯坦福,最差的也是伯克利。 上课的时候,当举止优雅的教授洋洋洒洒说了十分钟,我竟然还不知道他在说什么,却不幸被其点中回答问题,只好硬着头皮回答。但是才说到第二句,一位美国同学就用无比快的语速来反诘我,那一刻,我引以为荣的英语很受伤。我想我曾经参加过新东方的资本运作,为新东方引入了两亿的投资,什么运作不会?但在小组讨论过程中,当我们模拟收购英国最大的超级水厂时,我却不会用Excel.他们说起术语,我也只有点头的份儿。 在牛津学习的每一天都像绷紧的发条,比如和同学讨论一个方案到晚上吃一个汉堡充饥,再去图书馆,从六点坐到晚上十一点;而后骑着我的山地车回到宿舍,那是三十分钟的一个路程;回去后仍有三篇paper要做,我肯定要写到凌晨两点到两点半。我坚持了两个月,两个月后终于不行了,我第一次病倒了。此前我在中国,尤其在学校,我的外号叫“身体健康”,我有五六年不曾感冒,现在我竟然高烧到39°C。我睡了一天一夜,第二天,我发现我其实是累倒了。不但我被累倒了,整个班级里一百四十个人几乎都被累倒过一次。 以前我自认为多才多艺,我会吹横笛,弹吉他,我曾经是新东方足球队的超级前锋。在牛津,我的信心又一次受到伤害,同学中有悉尼奥运会的冠军,在我们微小的一百四十个人的班级里竟然有十三个牛津校队的成员,冰球队、棒球队、摔跤队、足球队,至在泰晤士河上与剑桥对峙的划船队。我很无奈,我们学校的校队不收留我,因为我的前锋基础在牛津是不被承认的,我的自信心又被去掉一块。 我和一个来自加拿大的小伙子很谈得来,因为我们可以说中文,他学了三个专业,最后一个专业是中国哲学,学《孙子兵法》。这个小家伙说了这么一句话:“在耶鲁法学院毕业的时候,我认为,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参与不了的活动,没有我完成不了的课程,但是只有一个例外,那就是我到了牛津大学。” 最后,我们终于熬出来了,顺利毕业,但是我相信自己在牛津得到的绝不仅仅是一纸文凭。这一年多所感受到的,将使我受益终身 哈佛就要“独一无二” 陈默 坊间一直有个传闻,说哈佛大学最骄傲的是,每年拒绝2000名SAT满分申请人。任凭你功课再好,我也无动于衷!实际上,名校的入学要求并不难捉摸:欧美学校入学前会对学生作面试,一个经典提问就是:我们为什么要录取你,你有何特别?特色、潜力或者说“独一无二性”,顶级名校尤其看重这些。 圣乔艾·达斯就是这样一位教授,他对邮件的取舍,以及对学生潜力的判断,在留学圈中正引起热议,看看他是如何诠释“独一无二”的标准的。 每天,我都会收到国际学生的邮件,他们向我索要入学信息、建议,尤其是询问关于经济方面的资助信息。比如像这两封申请邮件的样本: 第一封邮件的申请者是永远不可能从我这里获得入学信息的,这是一封不被期待的邮件—— 尊敬的先生: 我对前来美国追求更高等的教育非常感兴趣。我正在寻求从贵校获得入学和资金方面的支持。我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有浓厚的兴趣。我曾有C++和Java语言的编程经验。我还对Windows环境下的好多软件包非常熟悉,比如微软Word、Excel、Spreadsheet等。我也有诺威勒公司的联网认证。我的GRE成绩是2050分,托福是99分。请求你抽出片刻宝贵的时间,浏览邮件附件中的简历。 此致 敬礼 某某某 【教授评语】我只会删除这种邮件,因为它废话连篇。这个申请人似乎过分卑躬屈膝,我会扫读全文,搜索诸如“宝贵的”“尊敬的”之类的关键词,发现一个,就删除一封邮件。 再说点具体内容,这位申请人自称对人工智能和计算机体系结构感兴趣,可这两个是非常不相关的领域,这让我产生这种想法:这个申请人是为了获得尽可能多的奖学金等资助,所以才会学习尽可能多的专业。此外,这个申请人对宣称的内容没有任何表述予以支撑

文档评论(0)

wuyouwulu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