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地质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
深地震反射剖面揭示的兴蒙造山带地壳精细
结构的初步结果
1
侯贺晟 *,高锐,李秋生,熊小松,李文辉,李洪强,朱小三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北京, 100037
兴蒙造山带是中亚造山带在中国境内的部分,是松辽盆地以西和以北的兴安岭及内蒙古东部
古生代造山带的总称,包括加里东和海西等不同时期形成的造山带,是目前已知发展历史最长、
构造岩浆活动最复杂的一条巨型造山带,是古亚洲构造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北与古—鄂霍茨克造
山带相邻,南接华北板块,其前身是分隔西伯利亚与中朝两个古陆的古生代亚洲洋。
1 主要问题
关于兴蒙造山带及邻区构造格局和演化历程的认识长期以来一直争议较大,至今尚未取得一
个有关全局的共识。古亚洲洋板块的消亡过程是单向俯冲还是向南、向北双向俯冲?洋壳俯冲了
多远?俯冲到什么深度,是存在一主缝合带还是多级序拼合?对研究古亚洲洋的消亡、东亚大陆
形成演化和成矿作用十分重要。
大兴安岭成矿带的深部背景及成矿机制有待进一步查明。关于大兴安岭中生代岩浆岩的成因
及其构造背景,一直存在争论:其一,是否与东侧太平洋板块俯冲有关;第二种观点认为与北部
蒙古-鄂霍茨克海向南的俯冲有关,或与兴蒙造山带的造山后演化有关;第三种观点认为,大兴
安岭地区中生代以伸展作用为主,中生代岩浆岩的形成和演化与板内伸展环境下的底侵作用有
关。那么,与成矿有关的花岗岩来自多大深度?在什么深度发生了壳幔相互作用,是怎样的深部
过程导致金属富集成矿?
2 采集与处理技术措施
运用深地震反射探测技术进行识别和解释盆山岩石圈尺度的构造关系和基地构造是一项高
难度的科学研究课题。本项目组在已完成 SinoProbe-02 中亚剖面华北东段河北怀来—内蒙二连浩
特 550km 的基础上,正在进行该剖面的向北延伸、兴蒙成矿带东线加密采集及横过大兴安岭深
地震反射剖面探测实验。其中横过大兴安岭剖面东起齐齐哈尔扎龙自然保护区,与大庆油田iv_2
线衔接,由东向西分别穿过嫩江流域、扎兰屯-东乌旗-二连浩特断裂,太平岭北部,西端抵达诺
门罕并与海拉尔07-II 线深剖面相接。
反射数据采集采用 720 道中间放炮(小炮,24kg ,2ms 采样,记录长度 30s ),50m 道距,
炮点间距 250 m,72 次覆盖;为获取更多下地壳和地幔信息提供能量保障,每隔 1km 布设一个
96kg 中炮,每隔25km 增加一个 500kg 大炮,记录长度 50s 。
针对地下构造和地表条件复杂等特点,将开展适用于造山带的反射地震数据处理的组合静校
1 侯贺晟, 电话:010 E-mail: hesheng.hou@126.com 。
52
中国地质学会 2011 年学术年会
正、振幅恢复、去噪、速度分析、叠加、偏移等常规处理方法试验,并对兴蒙成矿带东线专门进
行 0-6s 的浅层处理。
3 初步结果
此次采集完成的深地震反射剖面与 Sinoprobe-02 项目近期完成的河北怀来—内蒙二连浩特
550km 的深地震反射剖面将揭示出古生代亚洲洋消失的俯冲极性与板块汇聚过程,中生代岩浆
侵入与逆冲推覆的地壳深部过程,以及中、新生代以来发育的伸展断陷盆地的浅部地壳构造格架。
下一步将进行长剖面数据精细的处理,结果将会提供出更详细的地壳结构与变形样式图像。
本研究得到深部探测技术实验与集成(SinoProbe-02),中国地质大调查工作项目“松辽盆地
-大兴安岭-海拉尔盆地岩石圈精细结构调查与资源远景”项目资助。
参考文献
[1]任纪舜.1997.中国及邻区大地构造图.北京:地质出版社.
[2]李双林,欧阳自远.1998.兴蒙造山带及邻区的构造格局与构造演化.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18 (3):45-54.
[3]武广, 陈衍景, 孙丰月, 等.2008. 大兴安岭北端晚侏罗世花岗岩类地球化学及其地质和找矿意义. 岩石学
报,24(4):899-908.
53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