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酿造食醋国家标准意见反馈表.doc
酿造食醋国家标准意见反馈表
提出人:四川省调味品协会 电话(手机): 传真:028
序号 标准章节号 提出意见 理由 建议 1
2 3.2分类
3.2分类 1、取消分类:统称为酿造食醋
2、补充分类:(如果此次修标,部份业内人士还是认为生产工艺是标准之重心不可取消,那么就只有用补充分类来让酿造食醋国家标准更加完善) 1、我们认为作为国家标准,每修订一次,应该使其科学性和先进性更为突出,不能过于纠缠于只有业内才懂的生产工艺等细节上。才有利于逐步与国际标准接轨。
2、标准清晰明了,覆盖全国几大体系食醋产品,即能起到行业规范,指导生产的作用,又便于监管部门的监管,更容易让消费者理解认同。
1、既然“固态发酵食醋”、和“液态发酵食醋”、都属于发酵食醋,那么将两者混合的食醋肯定归属于发酵食醋范畴,理应占有一席之地,国家标准没有理由将其排除在外。
2、固液混合发酵食醋既能节能降耗,提高原料利用率,又能保证传统风味,已成为行业发展趋势。较大的市场占有份额,充分说明该产品深受消费者喜爱,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1、建议酿造食醋国家标准取消分类,不管是液态还是固态工艺生产的醋,统称为酿造食醋。同时7.2“执行标准的标注方法”应改为“GB18187-2011”。
2、建议将发酵工艺分为三类,“固态发酵食醋”、“液态发酵食醋”、“固液混合发酵食醋”。即补充3.2.3固液发酵食醋,定义为“以固态发酵食醋和液态发酵食醋混合而成的食醋”。关于“感官要求”和“理化指标”的执行,根据固态和液态发酵食醋混合的比例来确定,当固态食醋比例大于50%执行“固态发酵食醋(固液)”,当液态食醋含量大于50%执行“液态发酵食醋(液固)”(见附表)。同时在7.2“执行标准的标注方法”,标为:“GB18187固液混合发酵”
以上二个建议请首选第一条。
附件:
感官特性
项 目 要 求 固态发酵食醋(固液发酵食醋) 液态发酵食醋(液固发酵食醋) 略
理化指标
项 目 指 标 固态发酵食醋(固液发酵食醋) 液态发酵食醋(液固发酵食醋) 略
1
表二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