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临床体会.pdfVIP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临床体会.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优秀毕业论文,完美PDF格式,可在线免费浏览全文和下载,支持复制编辑,可为大学生本专业本院系本科专科大专和研究生学士相关类学生提供毕业论文范文范例指导,也可为要代写发表职称论文提供参考!!!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临床体会 姚平,胡学军,符玉章,徐威,汤瑜,邱全兴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阴附属医院消化科(江苏江阴214400) 【摘要】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 法 收集具有内镜治疗指征的消化道早癌患者22例,择期进行黏膜剥离术。术前采用 超声内镜检查确认所有患者病变部位仅局限于黏膜层,且无淋巴结转移。结果 22例 患者均完成ESD手术,其中21例患者病灶达到完全切除,完全切除率为95.45%。术中 均成功止血。术后仅出现1例出血,使用金属钛夹止血后出血停止,未见穿孔或食管狭 窄病例。术后6个月21例患者复查内镜,显示创面己基本愈合,未见病变残留或复发。 结论 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治疗消化道早癌安全有效,具有外科手术无法比拟的优势,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内镜下黏膜剥离术;消化道;早期癌 目前临床上治疗消化道早癌主要采用外科手术,但该法对患者造成创伤大、恢复慢, 且切除病变器官后,常引起消化道功能性障碍。随着内镜技术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内镜 submucosal 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种以内镜黏膜切除术(EMR)为基础的微创治疗早期消化道肿瘤和黏膜下肿瘤的新技术 ”。|,与外科手术相比,采用ESD可降低手术风险,对患者创伤小,恢复快,保留了消化 道的完整性,不会引起功能障碍。笔者在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问,采用ESD 治疗消化道早癌22例取得良好效果,现将治疗过程及术后情况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在我科室就诊的伴有腹胀、腹痛等消化道症状,经内镜检查 和病理学检查确诊为消化道早期癌变,后经超声内镜检查,病变部位仅局限于黏膜层, 且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选择符合下述内镜治疗指征的22例进行本研究。其中,7例患 者为食管早期癌病变,15例患者为胃早期癌病变。食管早期癌患者内镜治疗指征如下。=“: (1)病变累积范围小于食管周径的3/4;(2)诊断为中度不典型增生,而内镜下直径 大于2cm; (3)诊断为重度不典型增生、原位癌及黏膜内癌。胃早期癌患者内镜治疗 指征如下∽j: (1)病变直径小于3cm,合并溃疡存在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2)无合并 cm的腺瘤性息肉。22例患者中, 溃疡存在的分化型黏膜内癌; (3)病变直径大于1 男14例,女8例,年龄50.4±l2.{岁,病程6~18d。 1.2治疗方法 在全身麻醉下,采用奥林巴斯GIFH260Z电子内镜,高频电刀行ESD 手术: (1)标记:食管病变部位进行Lugol’S染色、胃黏膜病变部位用靛胭脂染色, 并确定病变范围和深度,然后用HOOK刀于病灶边缘0.5cm处进行电凝标记; (2)黏 膜下注射:将1:10000肾上腺素加靛胭脂溶液,于病灶边缘标记点外侧进行多点黏膜 下注射至病灶明显隆起; (3)切开侧缘黏膜:根据病变实际情况,选用FLEX刀、TT 刀或IT刀沿病灶边缘标记点切开黏膜;(4)剥离病变:用切开刀对病灶进行钝性分离, 可继续多次黏膜下注射,使病灶完全剥离; (5)创面处理:剥离过程中,创面出血时 直接电凝出血点,或用金属钛夹闭合创面u,“。术中及术后严密观察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 况并及时进行处理,切下的病变组织送病理科进行病理检查。 178 2.结果 2.1手术情况 22例患者中,病灶部位分别为:lO例胃窦,5例胃体上部,4例 胸上段食管,3例胸下段食管。均完成ESD手术,手术时问在32~68min之问,中位数 时问53min,切除病变部位最大径为(6.5±2.7)mm。其中2l例患者病灶达到完全切 除,完全切除率为95.45%。1例患者为侵袭性腺癌,未完全切除。 2.2术后并发症 术后24h仅出现l例出血,使用金属钛夹后成功止血。术后未 见穿孔或食管狭窄病例。复查内镜,显示创面愈合较好,未见其他消化道并发症。 2.3病理诊断 22例患者经ESD手术切除病灶,经测量标本最大径(2.56±1.24) cm,将标本切片后经病理学诊断确诊:3例为食管原位癌,2例为食管不典型增生,2 例为食管黏膜内癌,7例为胃原位癌,8例为胃不典型增生。 2.4随访 术后6个月,22例患者中,1例失访,其余21例患者复查内镜,显示

文档评论(0)

sjatkmvor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