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求诚治疗血管性痴呆学术思想.pdfVIP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 而在高血压心衰8周其对左室收缩、舒张功能的改善作用才得以显现。其作用可能与调节钙 钙瞬变的钙荧光强度变化率和达峰速度、减少钙瞬变OD值达峰时间,加快钙瞬变oD值峰高 回落,改善心肌细胞钙释放、钙再摄取,提高心肌细胞的收缩、舒张性能有关,从而提高心 脏的收缩、舒张功能,进而改善整体血流动力学,延缓心衰的发生、发展。结合体外细胞学 实验研究表明益气药与活血药联用效果优于单独使用,对于不同的心衰模型其治疗作用与病 理类型与疾病进程有关。 林求诚治疗血管I生痴呆学术思想 黄俊山1陈志斌2吴松鹰2谢冰颖1郭双燕1曾雪爱1张一帆1 1.福建省中医药研究院林求诚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福州,350003); 2.福建省中医药防治老年脑功能障碍重点研究室(福州,350003) 林求诚研究员,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55年,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全国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福建省优秀专家。著有《实用医学统 计》、《中西医结合诊疗手册》、《中西医结合急难重症诊治》等,培养硕博士46人。我们有 幸跟随林师临床,并得到指导启迪,受益匪浅,现将林师治疗血管性痴呆的学术思想总结如 下。 l文献论述 血管性痴呆(vasculardementia,vD)属于中医老年“呆病”范畴。古代文献中有关“呆 病”的记载最早见于先秦时期,汉代《华佗神医秘传》首次提出“痴呆”病名。中国中医药 学会老年学会于1990年提出了《老年呆病的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将VD纳入 老年呆病范畴。VD主要为中风后的病理变化,为中风后遗症,故有人认为冠以“中风后痴 呆”更为贴切。 65 第九次全国中西医结合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学术大会 中医文献中有关于类似“痴呆”的记载,《左传》中有:“成十八年,周子有兄而无慧, 不能辨菽麦,不知分家犬”、“不慧,盖世所谓白痴”的描述。《灵枢·天年》“六十岁, 心气始衰,苦忧悲,血气懈惰,故好卧。……八十岁,肺气衰,魄离,故言善误”。《千金 翼方》日:“人五十以上阳气始衰,损与日至,心力渐退忘前失后,兴居怠惰”。明代张景 岳在《景岳全书·杂证谟》中首次对本病的病因病机和证治有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言:“痴 呆证,凡平素无痰而或以郁结,或以不遂,或以思虑,或以疑惑,或以惊恐而渐至痴呆,言 辞颠倒,举动不经,或多汗,或善愁,其证千奇百怪,无所不至。脉必或弦,或数,或大, 或小,变易不常。”又说:“此其逆气在心或肝胆之经气有不清而然,但察其形体强壮,饮 食不减,别无虚脱等证,则悉宜服蛮煎治之,最稳最妙”。还论述了痴呆病的预后,日:“然 此证有可愈者,有不愈者,亦在乎胃气元气之强弱,待时而复,非可急也。凡此诸证,若以 大惊卒恐,一时偶伤心胆而至失神昏乱者,此当以速扶正气为主,宜七福饮或大补元煎主 之”。至此,中医对痴呆一证有了较为系统的认识。之后,历代医家又有许多论述,清代陈 士铎《辨证录·呆病门》认为本病:“起于肝气之郁;其终也,由于胃气之衰。肝郁则木克 土,而痰不能化;胃衰则土不能制水,而痰不能消,于是痰积于胸中,盘踞于心外,使神明 不清,而成果病矣”。针对上述病机,提出了“开郁逐痰,健胃通气”为治疗大法,立方有 洗心汤、转呆汤,对临床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继发于中风后的智能障碍古医籍中尚无与之相对应的病证名,仅偶作为中风兼证简单描 述,但从中可以看出,已有医家认识到中风与痴呆之间的内在联系,如《灵枢·调经论》云 “血并于下,气并于上,乱而善忘。”《临证指南医案》谓:“中风……初期神呆,遗尿, 老人厥中显然”;《杂病源流犀烛》则在治年老神衰而善忘的加减固本丸后,附有“此方兼 治中风后善忘”。现代出版的《实用中医内科学》和《中医老年病临床研究》也列出“痴呆’’ 专章n吲。以上记载,说明了中医对痴呆一病的认识过程,有重要指导价值n刊。 2病因病机 现代医家在继承前人经验基础上,对本病的病因病机有许多新的认识,虽各有不同,但 可归纳为下列几种:肾精亏虚,脑髓渐空;气滞血凝,瘀阻脑络;心脾两虚,脑神失养;痰 浊阻滞,清窍蒙蔽;肝肾阴虚,情志不畅。 本病病因多为久病气血亏损,心神失养,或因年迈肝肾不足,髓海空虚所致,或因高年 之人,脾气不足,水湿运

文档评论(0)

july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